3)第三百二十章 初掌川军(三)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无法短时间满足所有部队。反正这段时间也没大仗可打,暂时用旧点的武器也没什么大问题。”罗立戎解释道。

  现在兵工厂的产量已经达到了最大,第二兵工厂{原汉阳兵工厂}和第五兵工厂{四川兵工厂}的一个月的步枪产量,已经能满足三个师需求。但这已经达到了兵工厂产能的极限,因为美英等国的封锁,中国方面没法买到那些用于生产步枪的机床等机器,兵工厂的产能无法再扩大。

  中国自己这边虽然也有一定的能力生产机器设备,但都是小型的,而且产能也不大。不过第四兵工厂{原巩县兵工厂},已经决定停止生产汉阳造,改装生产线,用于生产中正式步枪。

  这也意味着在中队中,就会越来越少,即便是有部队还装备汉阳造,那也是兵工署把仓库里的汉阳造拿出翻新的,并不会再生产一支新的。在不久的将来,汉阳造就会慢慢消失在中队中。

  虽然中正式步枪的产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以及太原会战后,中队的损失,以及扩编都需要大量的步枪,杨森的20军作为杂牌出身,能全部换装中正式,已经算是少见了。

  “那倒也是。”杨森点了点头,“对了,刘自乾的部队可能在一个月后会到安徽,战区司令部的意思是让他们驻扎在庐江、桐城等地。记得提前把军营给他们腾出来!”

  “杨司令放心!”罗立戎身体站直,回答道。

  “这两天的报纸都看了吧?小鬼子真他娘的不是人,居然对百姓下手,听说死了不少人。”杨森忽然把话题转移到这两天民间谈论比较多的一件事。

  “是挺惨的,日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总感觉我们当初退出南京是个错误,就应该继续坚守。”杨汉域义愤填膺道。

  那报纸,他也看了,很多百姓都死的很惨,甚至日军还进行杀人比赛。这让经历了南京保卫战的他,心里总有一股愧疚感。

  杨森等人说的是日军16师团在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暴行,由于日军封锁很严,开始消息并没有传出来。后面有一些小道消息,说日军在南京搞屠杀,但却没有证据传出来,媒体的报道也可信度不大。

  直到随着一个德国记者把照片发出来后,外界才知道南京遭遇了什么,这两天媒体都快传疯了。而在胜利之后从南京撤退的李恪,也站在了舆论的风口,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开始批评李恪,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也把矛头指向李恪。

  杨森神色有些不悦,“怎么坚守?当初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开始防守南京的部队,到最后勉强打赢那场战斗后,损失过半,后面补充的都是刚拿上枪的新兵,难道指望他们守住南京?”

  “杨司令说的没错。我听说李长官在南京被围之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