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一十三章 中央入川(七)_风起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保姆得再请两个,专门照顾你。

  还有待会我们就去检查一下,看昨晚有没有影响到孩子。”李恪一边很有经验的说道,一边把对方搂在怀里,情不自禁地在对方脸庞上亲了好几口。

  噗嗤!

  黄淑仪掩嘴笑道,“看你着急地,这才一个月而已,看把你着急地。”

  “能不着急吗?这可是我俩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芸英怀上的时候,我也是这么的。”李恪笑着道。

  “不是今天你要去上海吗?去医院会不会耽搁你的正事?”黄淑仪担忧道。

  “不影响,晚点让我的私人医生过来帮你诊断一下,以防万一。”李恪轻抚着对方的脸庞笑着道。

  听到黄淑仪有了自己的孩子,李恪的心情也变得极好,就连吃早饭婉容对她的冷嘲热讽都没在意。因为黄淑仪的关系,李恪对婉容的软禁稍微松了松,让其改名为郭蓉,允许其去附近的一所学校教书,主要是教英语,偶尔也去报纸上发表一下自己写的诗词。但出行都被人监视着,也不允许去高档场合,就是怕对方被认出来,所以有些自由但不多,但也比以前一直被软件在一处宅子里好了很多。

  但婉容对李恪的怨气可是一直没消,加上昨晚李恪在这留宿,也影响了婉容的休息,对方能给他好脸色才怪。

  “李主席,夫人的脉象平稳,没什么大碍,我这开个安胎的药方,去抓一副药吃了就没事。后面的几个月,房事要稍微克制一下,动作别太大,不然容易影响到胎儿。”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医给黄淑仪把了把脉,叮嘱道。

  这位医生几年前就成了李恪的私人医生之一,之所以之一,是因为李恪的私人医生并不止一个,而是两个:一个中医、一个西医。

  李恪对于医学的发展,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很重视,特别是中医。在民国时期,中医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稍微有点名气的名人学者都以批评中医来获得名声,像梁启超、胡适、鲁迅等人都或多或少指责中医是骗子。

  这也有时代原因,因为民国初期老是出现复辟,所以就出现了新文化运动,批评中医也就是对科学的崇尚。更甚者南京政府在余云岫的建议下,差点废除中医,这就掀起了中医界的强烈反对,最后迫于压力,‘废止中医案’没能实行。

  但是国民政府对于中医的打压一直很大,中医也处于被废止的边缘。教育部在29年通过了取缔中医学院,禁止各校招生,并与卫生部一起主张将中医学校改为学社、传习所,不列入学制。支持者无非就是那些自诩为进步学者的一批人。

  就是在这种时候,李恪公然对抗教育部,成立了湖北中医药大学,聘请著名中医学者萧龙友担任校长,并广泛招生;然后给中央国医馆捐大量的经费,支持中医学术的发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