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章 七月与安生_演员,从配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论是朋友,还是亲人,长久不联系,都会疏远,自从光头徐千禧年左右开始接戏演电视剧,之后很少再回话剧院。

  而陈新也因为渐渐长大因学业繁忙,去话剧院的时间越来越少。

  上一次见光头徐,还是两年前他回话剧院排练《兄弟》的时候。

  舞台一片漆黑,聚光灯打在舞台中间时,就见穿着校服的郭彤彤还有江建筑师站在跟她们穿着同样校服的年轻男女中。

  第一幕,是新学期开学典礼,也是在这里,七月与安生相识,郭彤彤饰演七月,江建筑师饰演安生。

  《七月与安生》是安妮宝贝于1998年著作的一部关于青春的小说,大概剧情是七月和安生同时喜欢一个男孩子发生一系列的故事。

  最后安生死了,七月活着。

  七月温婉乖巧,跟中国大多数传统女孩一样;安生叛逆桀骜,向往自由。

  为何俩人反差如此大呢?

  常言道,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

  而七月与安生的性格反差在很大一定程度上,与他们不同的家庭教育有关。

  七月自小生活的家庭美满和睦,父母更是对她疼爱有加,并寄予厚望。

  家庭的健全给了她安稳发展自身的机会,七月一直是大家眼中备受关注的优等生,考上最好的学校,毕业后在当地银行上班。

  她无论是读书的能力、工作的能力还是看社会的眼界,都优于安生,她是在一个安定和爱的环境下成长的。

  因此,七月代表了现在大部分家庭的独生子女的现状。

  而安生自小缺乏家庭教育,没有感受过真正的家庭温暖。

  她的父亲亡故多年,母亲常年在外出差,基本属于人们口中没有人管的野孩子。

  她更是大家眼中避而不及的坏孩子,桀骜不驯,藐视规则,挑战权威。

  或许这些能给她带来刺激,能让内心的自卑感得到补偿,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不少这样缺爱叛逆的孩子。

  不同于北京人艺和北京国话的追求虚无缥缈的艺术,上海艺术中心拍的绝大部分话剧都紧跟时尚潮流,喜欢排练现代都市剧。

  比如《和空姐同居的日子》。

  再比如现在这场《七月与安生》。

  舞台剧需要感染力,所以演员要尽可能夸大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才能让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的观众感受到她们的情绪与肢体语言。

  这也是为什么,话剧是最考验演员演技一门艺术。

  一个多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当参与演出的所有演员都上台谢幕,观众拍起热烈的掌声时,也就代表演出已然结束。

  光头徐说:“彤彤演得越来越好了。”

  陈新点点头:“有她爷爷给她开小灶,能不好嘛!走吧!彤彤还说演出结束我们一起吃夜宵呢!”

  “好久没见你俩了,今晚我们几个好好喝一杯。”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