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六十五章:再推荐一个项目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的战将,没有那种果断杀伐之气,但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至少对高科技、工业化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知道这些东西才是工业国的硬性指标。

  所以,这个时候才会出离地愤怒,要不是这次偶然间自己刚好有时间想要见一下这位比较传奇的年轻人,恐怕还不知道会被瞒着多久。

  “500架的订单?这和之前航空航天工业部报上来的数据有一些不同啊,之前那边说只有不到一百架的订单,这…”

  “轰”的一声响起,一阵霹雳在杨辉脑中炸响,“不到一架”,你航空航天工业部再怎么看不惯我西南科工,也不至于这样背后捅刀子吧。

  别的不说,光是这个项目启动的时候,订单也都是超过了这数据,你说你瞒报数据也不至于这样离谱啊!

  面对自己这一脸的黑线,整个人都感觉是不好了,废了好大的劲稳住了情绪后,这才回应了两句。

  “这个……可能是那边的数据没有及时更新吧,而且他们也有可能只计算了确认订单,没有算上国际上普遍存在的一种订单形式:意向订单,可能是误会吧!”

  杨辉越是这样说,总理就越是不爽,他还不明白下面这些部门的性子?

  这可是飞机订单啊!又不是什么汽车、摩托车之类的工业品,况且就连汽车每年的产量,统计都是精确到个位,数据截止时间更是恨不得报告前一天再更新一次。

  他可不相信航空航天工业部和民航局那边的人会如此的粗心,所以要说这里面没有猫腻的话,那是绝对的不可能。

  突然间,又想起了之前民航局报上来的麦道90项目,两相对比之后,这就豁然开朗起来。

  “可能是这样的吧!先不说这个,都是些小事而已,现在搞清楚就行了。倒是你这里,既然确定要接下这次的藏区高原起降客机项目,有什么想法?”

  又给问起了想法,那也就给一个想法好了:“这其实也简单,我们的MPC75客机在设计的时候就能完成藏区起降工作。但考虑到藏区的城镇比较分散,人口也少,所以我们还必须要有一款比MPC75飞行距离短、载客少、起降性能好的客货两用机,用来做的拉萨到各县级城市的运输。”

  杨辉明白,以藏区的特殊情况考虑,首先是牧民分布太散,每次需要远距离出行的人也不会很多。

  这就造成了一种情况:虽然对飞机的确有需要,但由于人数的限制,导致了采用点对点运输的方式几乎不可能。

  而采用集中运输到大机场:拉洒,然后用小飞机把人又运到各个县城去,只有这样的运输方式才最科学,并且成本可以接受,甚至实现不错的盈利。

  那现在的问题也就来了,以现在MPC75的定位,完成从拉洒到国内其他的中西部机场飞行任务完全没问题,甚至以后的改进型还可以飞的更远,直接通全国。

  但现在的问题是,运输从拉洒到其他的县级甚至大的镇一级客流,又该使用什么飞机?这问题不解决掉,民航业在藏区恐怕也很难发展的起来。

  “就是说,光有你们的MPC75客机,还不足以完善整个藏区的空中交通运输,对吧?”

  一看这总理挺明白问题,那后续的沟通就能简单很多了,也就直接说起来后面的考虑。

  “事实的确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准备了多种方案解决从拉洒到其他小城市的飞行方案,现有的运七100客机的基础上改进出一款高原型飞机,应该是最有效率。其他的还可以开发运12飞机高原增程型,或者引进我们西南科工持股的巴航工业旗下erj145客机。”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