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九章:问题不仅仅是科研单位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有这么嚣张?

  以前可都是我研制出了什么飞机,你军队就用什么飞机,至于说:不满意?

  呵呵、不满意你就别用啊,反正就我一家单位能提供这种东西,那时候的奉天所垄断共和**队战斗机市场,哪里像现在这样受军队的鸟气。

  要说奉天所能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空穴来风,而现在情绪激动,还是因为军队这次做的确实有些太过了。

  军队这种随时变卦的恶习,还得要仔细来摆一摆,毕竟这种行为真的对一个项目的研制会带来很大的打击。

  最典型的就是以前在研制歼九的时候,最开始军队拿奉天所没办法,毕竟那时候的奉天所已经成了气候,军队没法对奉天所的歼八再改指标。

  随着后来歼九被转移到611所,军队就拿你新人611所有办法啊,你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所还能翻天了不是。要继续在航空系统混就先把军队伺候好了再说。

  于是军队对歼九项目做了多次的指标更改,万米高空,半年后改为速度、指标,。

  空军对于歼九项目的多次改变技术指标。让611所不得不对歼九项目进行着各种推倒重来。

  根据611所内部给出的一些资料来看,为了满足军队不断改变的设计需要,611对歼九做了前后共计上百种、鸭式气动布局。

  一款飞机在确定研制项目之后,再前前后后拿出了上百种不同的气动设计方案,这种奇葩的事不说绝后,但至少是做到了空前。

  当然了。若是要硬是看得开朗一些,换个阿Q点的思考方式来看待军队这种善变。

  也可以说是军队善变才导致611所前后拿出的上百种鸭式气动布局,从而极大的丰富了611所在鸭式气动上的经验积累,算是为后来的十号工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但要把话说回来,歼9项目之所以最后无疾终了,这军队的善变、前后不一等问题,在这里面也是有很大的因素。

  军队这种弊病不仅体现在歼九方案上,甚至还体现在了611所后续的十号工程上面,要说十号工程前后也是经历过多次的大改,推翻从来。

  十号工程从最开始的以涡喷发动机为动力,改为后来的以涡扇发动机为动力,从开始的注重中低空护航作战,改为后来的全高度空优、截击双用途作战。

  技术上前前后后经历了发动机型号改变、进气道改变、甚至是翼型都有做过一次推到重来。

  按照后来俄罗斯情报部门的专业评价:十号工程的经历和苏27的经历是非常的相似,都是经历了超长的设计周期,同样也经历过项目后期全面推倒重来。

  当然,后来的十号工程顺利完成,自然一切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中间的不断修改技术指标,也能说成是为了最后铸成一代神器,而做出的英明决策。

  但十号工程最后能成功,那也是因为有了很多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因为军队方面管十号工程的人变了。

  由最开始管十号工程的空军变成海军,对于海军的务实,这在整个共和国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要说这海军和空军之间的巨大差距,那是有很的的差距,上一位面八十年代的两个作战飞机项目,空军的十号工程在90年代之前……

  而海军主导的飞豹虽然一路上因为资金的问题磕磕绊绊,但最后也在96年就形成了战斗力。

  虽然飞豹被空军采购后有些不适应空军的作战环境,但海军一直都是对飞豹好评有加,由此可见空军确实有些“好高鹜远”。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