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还有这层关系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希罗京副院长允许杨辉一行人参观的他们的发动机快反中心。

  在航空工业中,不仅飞机研究所有快反中心,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更加离不开快反中心。发动机作为纯机械装置,在研制中对快速制造、测试更加依赖。

  苏联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除了位于莫斯科市区的研究院本部,在四十公里外的莫斯科郊区。还有另外承担大型科研任务的试制中心。

  要准备去参观的发动机关键部件快反中心,就在四十公里以外的郊区。杨辉和一行参观人员坐在前面的一两车中。后面的希罗京副院长有自己的座驾。

  “希罗京副院长同志,带这些人去参观最重要的发动机试制中心、还有刚才的参观过的高空台。是不是让他们看的有些太多?现在我们两国之间的外交还并不是太好,这里面或许会涉及到泄密。”

  这时候的苏联外交人员反而比希罗京副院长更加担心,毕竟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要比飞机的研制更加艰难,在外行人看起来就更加有必要保密。

  但希罗京副院长对这些却一点也不担心,对于一款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难度,内行人知道的清清楚楚,在希罗京看来,就算是手把手带着徒弟走完一款航空发动机研制全过程。

  徒弟要自行设计一款发动机也是难于上青天,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对综合国力的要求、技术积累的要求太高,希罗京对共和国这个几十年前的徒弟并不看好。

  “这恰恰说错了,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并没有什么好保密的,很多东西看过也没有任何用。每一款发动机都是根据本国的具体工业制造基础研制而成,不同国家的工业基础不同,各个方面有好有坏,设计的取舍也就不同,华夏共和国要想看一眼就看破我们的发动机研制,那就是世界笑话。”

  希罗京副院长毫不在意的解释着,实际从心里来说,希罗京还真就希望这次的参观团能看出些东西,学到点技术,毕竟多年的师生情。

  希罗京几十年前,也是到过共和国支援共和国航空工业建设,那时候希罗京还挺年轻,刚三十岁出头,他只是一位被派去负责技术的工程人员,负责教会共和国如何生产涡喷5发动机。

  本来希罗京只是一位工程师,但共和国的学生们都把希罗京当成教授、专家一样的人物,将一些科研上的问题拿来,这让希罗京很无奈,本来就不是他的活。

  希罗京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尽管在科研上不怎么懂,但为了能为学生答疑解惑,主动专研并不是特所擅长的科研问题,从此开始转型之路,从工程技术人员转为科研人员。

  希罗京依稀还记得当时自己在共和国的几位好友:两位姓吴的航空发动机从业人员,这两位都是共和国的航空发动机领军人物,特别是吴忠华,他不仅仅是希罗京的好友,还是老师,带着希罗京走进航空发动机科研的大门。

  现在想来,没有那段日子,希罗京不可能有今天的副院长,刚才之所以愿意让杨辉一行人参观还是有情怀在作怪。一方面是对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之艰难的深刻理解,让希罗京愿意让参观团看,反正也不会泄密;另一方面则是希罗京内心中对共和国的特殊感情。

  这次听说两国有外交缓和的迹象,希罗京非常高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两国重新回到当年的兄弟加同志的关系,所以杨辉参观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车停到一处名为突拉也夫村的地方的时候,就算是到了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试制中心,这里有高大的厂房、管道,还有一旁巨大的蓄水池。

  各种包罗万象的配套措施,让众人知道了什么是航空发动机研制中心,知道了研航空发动机是大国才能玩的东西。

  当然,在杨辉看来,共和国这样的大国更应该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工业,这才是大国的标志。(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