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七章:来自北方的善意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能是:“好机会啊,既然苏联愿意邀请我们去访问。那我们就去访问,总设计师都说了这次的合作以技术为主,那我们就只管技术就好。至于外交关系这些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理,现在的苏联比我们更加心急,就算这次合作崩了,我们和西方国家还有着不断深入的联系,不会有太大的损失,现在的主动权在我们手中。”

  杨辉简单的分析了一下现在的情况,在杨辉的眼里,这次对苏联的试探合作中。就应该是仅仅以技术合作为主,我们只是给出一个态度,一个有可能对苏缓解的信号就足矣。

  外事部的这些人,出于自身的情况考虑。自然是希望能在这次的苏联之行中有所收获,若是能在这次的苏联之行中有什么重大的突破就更好。

  身在其中的外事部,没有摆脱外事部的圈子来看待这次访问,而听了杨辉站在航空工业的角度上分析之后,瞬间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可不就是这样嘛,这次是应苏联邀请前去在航空工业上进行交流、合作。外交上的事也仅仅只是附带的项目而已,这是总设计师都给出可明的答案的,自己还在这里纠结什么?完全多余嘛!

  “这说的倒是,我们现在的国际处境要比苏联好上太多,苏联对这次的合作恐怕比我们更加重视,我们此次去稍加表示一下暧昧就好。”

  看到外事部的这位领导终于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杨辉则是再次补上一个更加强大的理由,让外事部知道,这次绝对不能在外交正常化进度上大张旗鼓,只能是突出航空工业的交流。

  循循善诱的杨辉,再次发动分析技能:“还有另外一点,我们现在改开,和西方国家的合作正走在高速大路上,若是一次性和苏联走的太近,搞不好还会惹怒西方国家,这对我们改开大业是极为不利的。若是我们做出若即若离的样子,还在西方国家愤怒之前的范围之内,我们说不定还可以两头都落得好处。”

  这一番分析之后,外事部的领导彻底相信了杨辉的论断,这还真是玄之又玄的一个尺度,这次苏联访问还就不能在中苏关系中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反而是,这次在对苏联的合作中突出在航空工业的技术上合作就刚好合适,也给西方国家一个信号:你们太小气了,给的技术完全不够看,还是以前的老大哥苏联好,我去找我的老大哥去了。

  到那个时候,西方国家还不气得跳脚,好不容易把共和国争取过来,眼看挖坑毛熊的大业就要完成了,绝对不允许在这关键时刻出了漏子。

  “好,那就按照杨辉同志你提出的这个方案来做,我们:技术合作为主,外交政策若即若离就好,反正我们这次是绝对的不吃亏。”

  定下了这次访问苏联的基调之后,一切都变的简单起来,洪都厂作为这次L8教练机试飞合作的主要承担方,自然是做了一系列的方案。

  而杨辉则是被外事部看重了,要求暂时借调,算是这次访问团队中的中方技术人员。

  杨辉一想,觉得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范保罗航展参展队伍已经出发,自己也赶不上,干脆就一起去苏联看看,到底苏联现在能有些什么好东西。

  “好好好,我当然愿意参加这次的访问团队,对苏联这样的国家,我还是挺想去见识一下,能和美国抗衡的国家,航空航天工业肯定还是有些可以研究的地方。”

  就这样,杨辉混进了这次对苏联的访访问交流队伍中,随着一架专机伊尔62拔地而起,整个队伍中按三十多号人,就再次往北方飞去,那里是共和国现代航空工业的导师所在地。

  “石总师,现在的苏联就是一个大号的军工厂,其它的一切轻工业、重工业、农业都是为了这军事工业而服务,我们这次去要多看、多记,看看有哪些东西是我们需要的,以后说不定就能搞到手”

  杨辉又心里痒痒了,充当了一回神棍。而石屏则是非常重视的记下了杨辉这话,上一次杨辉预预言的共和国和苏联关系转暖可是相当之准,现在杨辉又做出提示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