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六章:贷款是个好主意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两位总设计师示意着。

  “你们两先不忙走,听听杨辉这边的消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涡扇10项目完成之后的新项目就要出来了。”

  两位总设计本来是来汇报一下新发动机器的试验情况。至于涡扇10项目完成之后的新项目,此前都还没有任何消息。

  现在突然就摆出来,这很令人感兴趣。放下手中的资料,就等着杨辉的介绍。

  “西飞和MBB方面商量出来的方案很有趣:七十到八十座的支线客机,但是飞机的机体直径不会比737这种干线客机小,起飞重量应该是四十吨到五十吨左右,所以需要一款推力在七到八吨之间的大函道比发动机。”

  发动机是二所绝对敏感的词,七到八吨倒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大函道比那就令人为难了,实在是难以做到。毕竟技术没有到那个程度,二所才刚刚突破漏气涡喷这个阶段。

  每一款新发动机肯定在技术上要有进步,但是你要让二所直接从连续漏气涡喷,一跃跳到高函道比发动机。那动不动就是三倍四倍的函道比,确实让人望而生畏。

  温总师思考良久,也拿不出办法可行,只能实事求是。

  “现在国际主流商用发动机普遍是高达三倍、四倍的高函道比设计,我们现在技术能力完全做不到,我们最多可以做到不超过一的函道比。”

  不到一的函道比。也就是零点几而已,绝对不行,杨辉首先就不同意。

  “当然不行,零点几的函道比,油耗完全控制不下来,新飞机绝对不可能采用。我们要找一家技术不错的公司参与到新发动机的研制,德国方面推荐了德国MTU公司。”

  随着杨的话说出口,房间里的另外三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国外合作研发新发动机,这是基地拿下这次新飞机发动机项目的唯一可能,然而和MTU公司合作真的可以?

  要从技术上来说,自然是找三巨头一起合作,这样技术风险最小,但是和这种巨头合作,首先要想的就不是盈利,而是要想想该怎么才不会被巨头吃的连渣都不剩。

  同样,这是一次和整个德国航空工业界的一次合作,若是德国的本土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没有份额,德国人首先就要跳脚。

  和谁合作先不说,首先要在基地高层达成共识,要上马新发动机项目才行。

  “商用航空发动机方面国家恐怕很难投钱,只能是我们基地自己凑钱,这时候就需要整个基地投钱才够,所以我们先去召集基地高层商量一下。”

  这说的倒是大实话,虽然二所自己有点钱,航模是二所的项目,涡扇10发动机也是二所设计的,钱是有一点,但要支撑新的商用发动机研制也是相当困难。

  不过有的时候还是可以有其他的办法,德国愿意贷款给西飞公司用于新飞机的研发,那么贷款给基地,用于新发动机的研制是不是也有可能?

  有机会贷款,那就是最好不过,用别人的钱来做自己的项目,最后自己能赚到钱,借鸡生蛋才是最好的选择。

  “所长,要我来说,实际上也没有必要用基地这次刚拿到的伊拉克订单资金,德国人可以给西飞贷款,我们也可以试着看能不能也争取一下。”

  贷款研制新发动机,这真是一个好方法,基地贷款玩飞机也不是没干过。

  歼教七A就是由沙特贷款一亿,完成了歼教七A的研制,现在那一亿美元已经折合到了在巴基斯坦建设中的生产线上。

  资金就是这样慢慢抠出来的,有机会贷到款就贷款,基地实在太缺钱,现在投资一亿美元几年后就能有丰厚的回报。

  在后世真正的大企业,哪家公司没有点贷款?没有贷款在身的公司压根就不是一家好公司,是异端要烧死。

  八五年,国内的商业银行才刚成立,贷款这事还很稀奇,不过基地已经干过一回,感觉还不错,算是尝到了甜头,白所长自然是不会反对。

  “找德国人贷款?似乎这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做。还是杨辉你小子聪明,快联系西飞那边,我们问问德国人的意见。”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