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二章:为了未来_熬鹰航空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话是说到了所有厂所的心看里面了,这次更新设备、科研仪器,几乎所有厂所都能或多或少有一些好处,这就行了。

  见所有人没有异议,杨辉又开始准备进行另外一部分资金的安排。如果说机器、仪器的更新是迫在眉睫,那么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则是关乎基地的千秋霸业。由不得基地现在不重视起来。

  “这笔资金用来引进设备、仪器的会占了一半,那么另一半我们就要用来投资我们的未来。现在我们基地的大好形势是怎么得来的,相信大家都会说:是我们拉到了外资投资,所以基地盘活了过来。”

  杨辉这话猜的一点也没有错,在杨辉说到这里的时候,几乎基地经理会的领导们都是点头表示肯定,现在基地这么兴盛不就是靠沙特和巴基斯坦的投资项目吗?难道杨辉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说法法不成。

  想法当然是有的:“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救活了我们自己,我们发动机由涡喷到涡扇这是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新涡轮材料、新制造工艺,让我们有了比涡喷7涡轮总温提高了0摄氏度的新涡轮;有国家相关航空院所研究了多年的双三角翼技术、模拟电传技术。但是现在这些技术都已经是国内技术储备的极限,我们以后还要在继续像这次这样直接使用一些已经有了预研成果的技术就很难了。”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开始陷入了沉思,这次基地能快速拿出这些相对还算是先进一点的技术,可以说是挖空了国内所有的技术储备。

  若是国家愿意往基础研究这方面继续支持,那倒是不用太担心,问题是在于现在国家全面收缩国防科研战线的投入。特别是基础上的投入力度恐怕会更加难看,以后要想再像这次这样玩的这么顺,那就难了。

  “你的意思是要我们自己投资搞这些技术?这就太困难了,这些本来也不归我们管。再说了,这些需要投资的基础技术领域实在太多,就是把我们基地卖了也支持不起啊。”

  于总师想的比较多一些,自然是就看到了基地的困难之处,双手往外一摊,表示这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好在杨辉也并没有打算基地把这些全部一力承担,有选择的支持一些投资时间长,又至关重要的项目就可以了。

  至于其它的那就看以后的造化了,或许国家哪天有大项目需要,到时候国家自会有资金投入。

  “所以,我们只能有选择的支持一些对我们最重要的项目,这些项目还必须是那种没法突击研究恶补一下就可以拿出成果的,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咬牙支持下去的项目。若是我们不咬牙支持这些项目,就算以后我们有资金,要准备大力发展的时候,拿钱砸都砸不出来,那时候我们哭都哭不出来。”

  杨辉所说的都是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