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六章 意外之喜_我的植物黑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项目要是能成,杨舟自然不是完全没有私心。

  事情成了,杨舟就会把自己空间产出的蔬菜,也用货车拉到前口村,名义上是帮朋友处理掉几十吨蔬菜,实际上空间的蔬菜卖的钱,就是自己的了。

  别人也不会怀疑什么,杨舟卖的价钱和前口村村民一样,赚的就是蔬菜的钱。

  神秘空间里的十亩地,杨舟种的是脚盆优良品种,亩产8000斤,每斤5毛,能赚4万。

  看起来和卖给批发商的价格一样,但却减少了暴露风险,而且和前口村建立了紧密联系,将来方便承包土地,公司也建起来了。

  还能有不少知名度,卖货的箱子上,肯定要印上绿洲生态公司的logo,这上百万个订单,相当于获得百万个客户。

  杨舟销售的渠道,肯定还是网店,这就将一个专做农产品的网店做起来了。

  这次慈善过后,蔬菜价格恢复正常,菜市场零售2元,他在网店卖元,加上运费也不会亏。

  郭文涛到了晚上的时候,终于打来电话询问什么事。

  “是这样的,邓云你知道吧?以前学生会宣传部长,他当了村官,这次捅了娄子,鼓动农民搞大棚种植,产品滞销严重,678月份总共有上万吨蔬菜需要销售,我知道这件事后就想帮帮忙。”

  “给你看个视频你就知道了。”杨舟最后把邓云拍的短视频发给郭文涛。

  “好,我看看怎么回事。”郭文涛答应道。

  郭文涛和邓云也熟,现在他也算混出头了,别看是在娱乐圈拍了些节目,但本职工作却是金融行业,大学读的金融,毕业后虽然拍节目却是投行的人。

  人脉关系比起杨舟还要厉害得多,有些事杨舟解决不了,他却可以找人帮忙。

  闲聊几句,便挂断电话,郭文涛需要登录微讯查看视频。

  看完视频后,两人干脆用微讯聊起来。

  “这有点麻烦,上万吨蔬菜我好像也不认识做蔬菜批发的人,倒是做社区电商、食品供应链的人好像认识几个。”郭文涛微信回道。

  “关系熟不熟?要是熟的话,让社区电商或者食品供应链的公司也消化一点产能,我实地考察过了,他们蔬菜都是不打农药的质量很高!”杨舟有些激动地说。

  “还行,我做投行的嘛,各行各业都有接触,京城的社区电商也有联系,这样我和他们说一声,你让邓云和他们联络,反正他们每天也要卖不少。”郭文涛回道。

  杨舟实在没想到,老同学还能和社区电商的人有关系,他有些庆幸当年高考考得不错了,能去顶级大学读书,遇到困难很容易找到人帮忙。

  之前要是知道郭文涛有这个关系,他早就联络郭文涛了。

  收到几个微讯号,杨舟看到名字写的都是什么河马生鲜、美蔬生鲜、蔬东坡等等,四五个联系人全是相关行业的经理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