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嘉靖的倾向_奋斗在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太祖所定,十五不争之国,臣以为当先礼后兵。”

  “我国多次遣使日本,令其治倭寇,日本都置若罔闻。今日,当令周梦臣巡视海上,到日本之后,先礼后兵,如果他日本能知错就改,愿意治理倭寇,我等自然不为己甚,如此对天下人也有一个交代。如果依旧冥顽不灵,天朝亦有后至之诛。庶可两全。”

  嘉靖听了不由点点头,心中暗道:“严嵩办事,还是那么妥帖。”

  虽然说,周梦臣有充足才理由,而且嘉靖也知道,单单言语警告,也不可能让日本人收手。但是严嵩加得这个补丁,却也是大有用处的。更多是对内,而不对外。

  不管怎么说,日本都是不征之国,再加上天朝用兵,也要堂堂正正。先礼后兵。

  不能随随便便就打,这不是天朝的风范。而今按严嵩所言,周梦臣是巡日,而不是攻打日本。不过,在其中发现了日本的奸谋,果断处置而已。

  如此反对的力量也会降到最小。

  而且巡日,也代表了大明的傲慢之处。

  其实日本人这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承认大明的宗主国关系。只有少数幕府将军承认这一点。而大明这边是不管日本承认不承认,日本都是大明的藩属。

  所以,周梦臣到日本,是代天子巡视藩国。而不是访问外国。

  这也是嘉靖满意严嵩的地方,只有嘉靖想办,严嵩都可以找到一个合理的办法,减少阻力。给落实下去。从来不与嘉靖唱反调。

  嘉靖说道:“好,就按首辅的意思去办吧。”

  当日这一封圣旨就明发天下了。

  数日之后,就到了周梦臣的手中。

  周梦臣终于松了一口气。有这一封圣旨,他的行为完全是合法的了。

  只是他也担心,此去日本到底能不能从日本搞出一大笔钱,来满足嘉靖的胃口。似乎九州也没有什么金银矿产。特记得石见银山在本州岛上的。

  不过,这都是后话。

  周梦臣到时候想办法就是了,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筹划征日之事。第一件事情,就聚集兵力,将在赣州一带的兵力给调过来。

  周梦臣决定才除却水师之外,要带五万大军,其中闽军六个营,浙兵四个营,还有周梦臣自己的护卫三千。不过这三千人从骑兵变成了步兵,毕竟马不好运。

  让马儿过江,都是一件比较棘手的问题,更不要说让战马远渡重洋了。好在大同骑兵,并不是没有战马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仗的军队。

  这些军队都要从闽西地区陆陆续续的撤回来。

  周梦臣也见了从这边回来的唐顺之。

  此刻周梦臣对唐顺之的态度截然不同了,如果说,之前派唐顺之去,就是派一个不干扰戚继光指挥的文官,而今周梦臣看唐顺之,的确有文帅之才。

  这样的才能在整个大明文官之中,都是稀少的。

  周梦臣自然极为重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