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四掌:改变格局(2)_山海寻龙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问题。

  那三个师团的日军,开进来的时候,害怕吃到小泉正二那种暗亏,所以进来先不管三七二十一,三个炮兵团把重炮拉开,对着冯恪的地面工事,一刻不停的开炮,倾泻了差不多四个小时的炮弹,硬生生把整个乡镇包括工事在内的地面建筑,活生生夷为平地了。

  这边日军把地面建筑夷为平地,心想工事里面的人应该死伤殆尽了吧?于是放心大胆的往里面开进,果然一路畅通无阻,遍地都是残垣断壁,却见不到一具守军的尸体。

  原来冯恪早料到日军会用炮火进行覆盖,早就带着乡镇里面的父老乡亲,收拾了东西,躲到了地下。冯守是盗墓起家,各种地下结构布置自然是了如指掌。他们在地下挖了十多米深,然后再横向扩展地道,根据地下的结构修建,就算是大地震也拿他无可奈何。

  上面虽然炮火震天,对下面来说雷声大雨点小,几乎没有收到什么大的影响。冯恪虽然本事不及冯守那般通天彻地,但也不是好相与的,他早就打定了将地面建筑与日军同归于尽的主意,所以根本不心疼上面的损失,还在房屋和各处路上,安放了无数陷阱。

  日军拿下了冯恪的地面建筑工事,却根本没能如期推进,几乎是走两步就会遇到一个地雷,一炸就是一大片,想要排雷,对不起,地雷下面还连着一个开了引线的手雷,专门炸日军的工兵。你要是想做个标记后面的人不踩到就行,到处还有连着引线的诡雷,防不胜防。

  除了这些陷阱,地面上的各条大路,桥梁,被冯恪全部摧毁掉了,大部队想要开过去,根本没可能,只有先修桥梁,然后部队开进。但是日军前脚把桥梁修好,后脚这边冯恪就让人把桥梁暗中摧毁,日军进了冯恪的地盘,简直就像进了泥沼,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不说,冯恪还充分利用了自己对地形把握熟悉的优势,不断袭扰日军,专门袭击后方的弹药粮草和辎重。而且冯恪绝不恋战,占到了便宜抽身就撤,日军人虽然多,但是愣是拿冯恪没有一点办法,但这前线,在冯恪的袭扰下,哪里去的成呢。

  向前进进不了,想后退又有要命的军令状顶着,进退两难的两万日军被冯恪两千多人硬生生拖住了快一个月,华夏抗日正规军支援赶到,日军见自己的计划已经不可能实现,损失惨重的撤出了川蜀,放弃了这个计划,参与此计划的师团司令官,有一个被冯恪暗杀,剩下的两个,全部在军令状下切腹自尽。

  这个时候,冯守的布置已经全部应验了。好在冯恪当时守住了他的遗言,不让部队出川抗日,否则的话,莫说后面这两万大军,就是小泉正二来的时候,也把这小小的一个乡镇拿下了。

  最重要的是,冯恪用三千装备精良的民团,阻击了前后近乎三万日军的来犯,硬是将日军挡在了乡镇之外,并且以极其微小的代价,杀伤日军约一万五千人,使日军进犯华夏的企图被彻底扼杀,这种功绩,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此时想想,若是没有冯恪将此次来犯的日军,以如此微小的代价,拖住了如此之长的时间,让那些日军成功绕道到了前线后方,形成里外夹击之势,抗日战争很有可能就会因此失败,如今的华夏,又是另一番变化,所以冯守冯恪的功绩,甚至称得上“救世”二字。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