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为解围兵发扬州,叹国难良将难求_续命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可不能出差错。”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令秦良玉大为感动,看着眼前亲自为自己作诗四首的皇帝,秦良玉老将军暗自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高一鸣就在军中,召见了高杰、黄得功等人。

  “高将军,虽然如今朝堂上都还视你为降将,但是我不这么看,大丈夫不问出身,也希望你能抛掉心中包袱,轻装上阵,为国多立军功。”高一鸣一上来就打感情牌。

  此招正打在高杰的软肋上,归降以来,处处被人看不起,让他很难自处,不过他胸怀家国大义,依然忍耐了下来。

  如今皇上不但不问罪自己,还将自己提拔为新军副元帅,这份信任可以说是天高地厚之恩,怎能不让他感激。

  “皇上但有差遣,臣定然勇往无前。”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准备在江北成立四路大军,一路由山东武经略吴三桂率领,一面和李自成在京城附近对峙,一面严防清军入关南下,如今我准备任命你为山陕武经略加定西大将军,率领八万青龙卫袭取长安,相机收回山西,你敢领命吗?”

  “回皇上,臣定当不辱使命!”

  “好!不愧是少年英雄!黄得功!”

  黄得功上前跪道:“臣在!”

  “我任命你为冀豫武经略、定国大将军,率领麾下十一万玄武卫大军,进驻开封,策应高杰,和吴三桂,三路大军互为犄角,至于说练军,只能边战边练了,你有信心吗?”

  “请皇上放心!”

  “好!我让张煌言给高将军做副将,郑成功给黄将军做副将,你们记住一条,战场上战机瞬息万变,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只等你们好消息。”

  “是!”

  “好,事不宜迟,为了保密,我也不为你们践行了,你们各自准备去吧,五日之后黄昏,各自出兵便了。”

  话虽如此,但是第五日黄昏,高一鸣还是一身便装出现在了校场点将台,两路大军气势雄浑静静矗立在这里,高一鸣下首,左边是高杰、张煌言,右侧是黄得功、郑成功。

  “众军可已到齐?”

  “回皇上,青龙卫八万人马已经到齐!”高杰沉声回禀。

  “回皇上,玄武卫十一万人马全部到齐!”黄得功大声禀告。

  “江山社稷,干系所在,皆靠诸君,你们但请用命就是,补给粮草,我亲自督办,去吧!”

  “誓死擒贼,献首级于驾前!”

  说罢,两路大军在高一鸣的见证下,进行了简短的誓师仪式之后,开始缓缓开拔,路过高一鸣面前时,都山呼万岁。

  看着渐渐远去的军马,高一鸣愁眉不展,他实在是缺时间啊,日前吴三桂已经来了加急军报,说是李自成大军前锋已经进入山东,急需朝廷援兵,若不是如此,他是万不会此时新军未成就发兵的。

  陪在他身侧的秦良玉道:“皇上很担心吗?”

  “是啊,如今我们新军未成,贸然出兵实在让人放心不下,我们败不起啊,张献忠、李自成我自由信心应对,我们最大的危机却不在此,而是关外二十多年来虎视眈眈的清朝,如今他们正在肃清关外,一旦大功告成,只怕就会立即叩关,如果那时关内还是盗乱四起,只怕亡国灭族之期不远。这才是最大的危机,所以我们需要一支百战雄师,来应对未来的大灾难。”

  听了高一鸣的话,秦良玉心中大慰,这个大危机但凡有点军事眼光的将军都能看出来,可惜当朝却视而不见,如今这话从皇帝口里说出,且他已经在为未来的大变做准备了,她能如何,唯有听命死战而已。

  良久,突听高一鸣说了一句:“太平思青天,国危思良将啊,可惜良将难寻,唉!——”

  说罢,高一鸣继续在各军中巡视,他已经命令制造后世练军器械,准备在全军推广,全员开展大练兵,一旦前线战事不谐,必须有可用之兵才行。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