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1章 陆战品级(2)_从史前四亿年开始的虫群进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陆战品级

  愈合时,这多出的一个体节位于胸节最高处,整体作为背板结构,覆盖在新品级的肩背部。

  而体节上的一对附肢,也向上生长,显然不能起到步进的作用。

  并且由于林易要生产的是陆战品级,并非飞行品级,也不可能将这对附肢特化成类似翅膀的结构,因此,林易要特化的,是用于攻击的结构。

  这两对附肢仅仅分为两节,基节是扁圆柱形的正常节肢形态,但另一体节的末端,却是末端弯曲如勾爪,后方内缘还具有数个硕大锋利齿状突起的刃状结构,有些类似后世螳螂捕捉足的形态。

  但不同的是,螳螂捕捉足的活动范围有限,主要作用是控制而非造成直接杀伤,而这对刃状附肢,在其内部的两套肌肉系统作用下,无论是劈击还是刺击,都能造成实打实的恐怖杀伤。

  设想中,这对爪肢将作为新品级最主要的输出手段,其形似古代兵器中的戈或戟,对体型小于等于自身的对手,能通过挥砍,劈击,啄击造成高效的杀伤,而对体型大于自身的对手,则能用齿状突起在对方身上开出恐怖的割裂伤。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爪肢内缘的爪刃由目前林易能产出的最坚固的外骨骼材料构成,坚固程度与无畏兵虿镰肢上的刃刺相仿。

  主要的攻击手段确定完毕,再加上三对与后世昆虫相仿,分为转节,股节,胫节,跗节这四节,但安装双层壳体与双层肌肉系统的步足,胸节的整体结构就这样确定下来。

  仿照昆虫的结构中,头部最为复杂,因此林易打算先进行腹部的愈合。

  蚂蚁的腹部其实分为三个部分-并胸腹节,腹柄(或称结节)与柄后腹。人们印象中蚂蚁呈椭圆形的腹部,不过是其柄后腹部分。

  蚂蚁的柄后腹仅由五到六个体节组成,因此,林易打算也将那十余个准备愈合成腹部的体节分成两部分。

  其中的前四节愈合为一个整体,作为并胸腹节,并胸腹节处没有内壳体与发达的肌肉组织,作用仅仅是容纳发达的,结构经过林易调整的书肺。

  并胸腹节上,也安装了前后三对气孔,在内部脱胎于喷水推进系统的肌肉组织泵动下源源不断的同时进气与出气,其效率仅次于气囊式呼吸系统,为新品级带来极强的耐力与散热能力。

  而腹柄,也就是结节仅有一节,内部除了内壳体与双层肌肉系统外别无他物-这个结构的主要作用,是让后腹部有更高的灵活性,以便后腹部末端的其余攻击武器发挥作用。

  后世的很多蚂蚁与其黄蜂祖先一样,拥有一根产卵管演化而来的,带毒的蛰针。腹柄,也就是结节的作用正是让后腹部的蛰针能更灵活,也更精准的刺向目标的弱点处。

  后来,更先进的蚂蚁类群将蛰针退化,选择将毒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