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八章 权衡_风起时空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敛秋大婚后,林照夏夫妻二人从现代回来,赵广渊还是称病在家,未去上朝。

  会仙楼他倒是去得勤,还经常逛到藏书馆那边去,听人探讨学问。

  自去年末,在会仙楼办了一场书画展后,赵广渊得了许多赠画,一部分佳作挂在会仙楼供人观摩学习,一部分送去现代书画铺那边卖了。是绝不会放到大齐卖的。

  时下文人墨客,都跟唐时迁一样,觉得买卖字画,有辱斯文,除非屋里漏雨缸里没米才会做卖字画求财的事。但同仁之间互赠画作倒是常事,是一种雅事。

  知越王爱画,又感激他提供了这么一个可以展示的场所,给大家提高知名度,还给他们搭了通天之路,宫里的皇上都收藏了六幅佳画,若他们在皇上那边挂了名,对他们以后的仕途自然是有大大的好处。

  自那次书画展之后,给赵广渊赠画的人越发多了。

  若有佳作他都收了下来,也都一一回礼。回礼中没有金银这些俗物,但会根据各人的情况,送价值相等的礼物,如此也算皆大欢喜。

  除此书画,赵广渊还收到很多藏书。

  赵广渊的观澜藏书馆之所以让人趋之若笃,每天排队的人把附近的路都堵了,还是因为时下的藏书都掌握在达官贵族,世家的手中,轻易不现世于人。

  观澜藏书馆一开,赵广渊被无数寒门学子差点奉为神祗,得了大益的学士差点把他供了起来。

  书画展之后,有感于赵广渊对文人的一片赤诚,很多人也送来了家中藏书的手抄本。

  赵广渊都亲自上门表示了感谢,又请常来藏书馆的寒门学士抄写了十来份,特僻了一个展架,专门展示这些捐来的藏书。

  书封内还特特作了说明,是何年何月谁家所赠,特此感激之类的话。

  如此郑重其事,又引来越来越多的人捐献家中藏书。

  虽都是手抄本,但对于丰富观澜藏书馆的图书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捐书的各家被无数学子称颂。

  最后连各大书院也纷纷响应,把书院藏书的手抄本也送了好些来,最后一个展架还展示不了,又专门僻了一层,才堪堪放得下。

  这一层各家捐献来的藏书,越发吸引各方看客,争相预约排队进馆。

  越王赵广渊在仕子眼中名声越发高涨。

  至正帝听说外头越王的名望高涨,盖都盖不住,还愣神了半晌。想到他无嗣,眸光流转,不知是可惜还是庆幸。

  派刘起从宫中藏书阁找了四五十本图书,命人抄写了也送去观澜藏书馆,如此又引来越发多的人想借阅宫中藏书。

  但捐来的藏书哪怕是手抄本,都是不外借的,只能在馆内阅读。于是特特赶来看宫中藏书的文人学子,又把观澜藏书馆附近的路都给堵了。

  半夜还有人赶来排队。

  越王在仕子中声名越旺,太子和秦王等人,越发庆幸,凭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