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Chapter89_暗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我可报警了!”

  在安妈妈死后,外公为了让安乐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持原来的生活轨迹,特地搬来和安乐一起住了。因此,老人家生前用的一些日常用品都还在安乐自己家。

  而孤身受了一圈冷眼,也没能见到外公最后一面的安乐,在老人家去世的当天晚上,动手整理起了外公的遗物。

  几本书,一些旧衣服,还有一本老人家自己摘录的中医药的偏方。

  泪眼朦胧的安乐,如获至宝。他把外公反复读过的这几本书都草草翻了一遍。意外在一本《庄子》中,发现了父母生前写下的最后那两封信。

  夹信的那页,恰好是《庄子·外物》中,『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的那一段。

  这段成语“苌弘化碧”的典故出处,让安乐尚未读信时,就已隐隐有了种不详的预感。

  “苌弘化碧”是个用以形容刚直忠正,为正义事业而蒙冤抱恨的词。

  安乐结合此喻,读完了父母的遗书。一个人在房里呆坐到了天亮。

  在遗书中,因忙于工作,从来都没为他读过睡前故事的父亲,这样写道:『我亲爱的太太,林姝。此刻,我多想把那个美好的童话故事跟我们的儿子讲完。那个童话结局是:藏身在没有烟囱的破茅屋里的小白兔,最终找到了那棵古木,他得到了有关幸福的一切,在森林中称王。我盼望你能永远记得这个故事。原谅我,对不起。』

  这个反常的童话故事,像个谜语。

  安乐一眼就看出来,那个在破茅屋里住着的,并不是得到了幸福的小白兔。

  而是被冤枉了、却无法辩驳只能靠编个荒谬的童话故事,作为谜面,试图将冤屈转告给家人的父亲安康。

  秃宝盖象征没有烟囱的茅草屋,加上里头住着的兔子,便成了个“冤”字。古木的“木”字旁,加上称王的“王”字,便是个“枉”字。

  他的父亲至死都在鸣冤,对那份天大的罪名并没有承认!

  可死刑来得太快了,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反应。

  难怪母亲在遗书会说:

  『公义不在人心,在权贵的手心。

  真相没有胜利,但胜利的变成了真相。

  儿子,我们爱你,希望你能比我们清醒。

  人生在世,不必善良。』

  是啊,人世如此险恶,公义却总是偏私。

  为了复仇,他不必善良。

  第二天早上,安乐没有去上学。他找到了当时母亲为父亲请的辩护律师,并在律师的帮助下调取了父亲安康的案卷。

  案卷显示,这起特大贩毒案的关键性物证,是在安康的车内后座椅的脚垫下,搜出的账本和某种成分特殊的复合型毒品。

  根据长期调查所取得的线索,在逮捕安康前,警方就已经锁定了市面上现存的这种复合型毒品,全部源自同一个源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