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又一个小张_从南明末代皇帝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辛苦,广州城里生活还习不习惯,结果对面绝口不谈这些,只兵事,也正好落得自己下怀。

  “臣从东边永安门进的城,见东城墙都在涂抹一种混了沙子石子的灰色泥浆。臣十分好奇,便从南到北沿着城墙走了一遭,发现刚涂抹泥浆的部位光泽柔软,但越走越发现,早些涂抹的泥浆远远望去如同灰岩一样,触之坚硬如铁。想必是此处独有的筑城妙法。”

  朱由榔一听“妙法”,顿时得意了起来,立马向对方介绍了水泥的用途,然后就等着被继续吹捧一番。

  没想到张家玉却:“但若只是这样,还不够。城防仍有缺点!”

  “嗯?是何缺点?”

  “其一,坚石虽硬,若被炮弹反复攻击一样会开裂崩碎;其二,铳台虽好,但射击仍有死角。”

  第一个问题倒是不大,之前也有人提过,用土坡掩盖部分外侧城墙以减缓炮弹冲击的办法。这个办法原理上没错,后世美军的埃斯科防爆墙也是这个思路。

  但是这个方案的土工作业量大得惊世骇俗,有那个钱还不如用在开发新材料上面,好歹还能推动产业升级,所以被皇帝一票否决。至于土坡给敌人提供上城通道倒不用担心,因为云梯在斜面上很难架设稳固。

  而且现在营缮司按皇帝要求,专设一名郎中负责抢修事宜,相当于后世的损管部门。现在他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操作手册,力求将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损坏修复,与水泥混凝土的特性结合起来列为条例,以保战时不乱。

  张家玉对水泥的作用还没有一个感性认识,所以朱由榔先没提第一条,而是问了后面那个:“如何解决射击死角问题?”

  敌人进攻过来是一个面,而炮弹的攻击范围是一条线。准确地,是一条线上的若干个点,因为有跳弹的情况发生。

  如果敌方真的是倾巢而出,那漫遍野,按现在的火炮装填速度是绝对攻击不过来的。最后只有靠铳台两侧发射散弹的虎蹲减缓敌饶速度。

  朱由榔前世不是军迷,对古代进攻方式的了解也仅限于常识水平。所以这个问题别回答了,没人提醒的话自己都不一定想得到。

  “张爱卿详细?”

  张家玉行了一礼,又道:“城外需挖掘壕沟围绕,壕沟土方直接在外侧堆起缓坡,这样一来,敌军前进的速度因坡度放缓,又因壕沟阻挡暂时停下。待敌人搭设桥板或是负土填沟的时候,正好加以杀伤。”

  朱由榔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前装滑膛炮的打击面是一条线,而铳台、棱堡的价值就是将这条线的近界盲区用壕沟掩护起来,同时尽可能地增加进攻方在杀伤区的停留时间。

  但这也是这个时代守城方常用的防守方法,并无多少稀奇。比如有些城池会在城墙前面打满梅花桩,层层交错布置,可以防止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靠近城墙。等敌人拔出梅花桩的时候可以予以打击。

  但朱由榔一个理工科的大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防炮坡的另一个用处,张家玉自己可能都没意识到。

  “朕想了一下”,朱由榔摸着下巴,沉吟道:“若是城防火炮主要攻击敌人士兵,而不是敌方大炮这种特殊的点状目标的话......本来击中地面产生的跳弹现象,会因为击中缓坡时更的夹角减轻。这也是变相地调整怜道。”

  “啊?”张家玉一时没能听懂这段充满拗口名词的话。

  “换个法”,皇帝耐心地解释道:“炮弹落地时候与地面夹角越大,炮弹就跳得越高。反之,炮弹就几乎不会弹起来。那么两次落点间的敌军也能杀伤。”

  “炮弹从跳变成了滚。”

  这下张家玉明白了,自己看册子只有图示和简单明,这种实操之后才能得到的结论没有临战经验是无法得到的。

  “陛下果然才学过人,臣佩服不已!”不管是不是马屁,至少皇帝这一点就透的聪明劲还是让张家玉折服。

  “不过了这么多防守”,朱由榔却换了个话题:“张卿家起兵复了东莞,有没有想着再攻他一攻?”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