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9章 “竞技场”行动 (上)_法兰西179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这是穿越者在后世军事论坛中,经常听到、看到的一句话。

  毫无疑问,这句话是着重强调,想要打造一支强大海军实属不易,不仅要有建造优质战舰的技术与实力,还需要高素质的各级海军人才,以及数十年的军事(文化)积累。

  事实上,18世纪的法国海军都具备了上述几点,无论是国家实力,技术储备与军事人才都不缺,甚至更优秀一些,比如说在建造快速风帆军舰的技术方面。

  然而,自始至终法国海军就打是不过英国人,哪怕法国舰队占据优势,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法国人被数量更少的英国舰队追着打。以至于在巴黎海军部(委)流传一个笑话:在面对英国海军时,少输就算胜利。嗯,是伟大的战略胜利,那是因为英国佬全歼法国舰队的阴谋最终没能得逞。

  唯一值得法国海军称道的,那也只是在“新世界战争”中的几次小胜利。不过,这要得益于全欧洲各国海军都在反对英国人,包括法国、西班牙、荷兰、丹麦、瑞典与土耳其,甚至是远在千里之外俄罗斯的海军,它们在全世界的各个海域,明里暗地在围攻英国舰队和运输商船,使得后者兵力严重分散,根本无法集中的缘故。

  在经过卡斯塔涅事件之后,安德鲁明白了一件事,法国海军之所以屡战屡败,那是官兵们缺乏一往无前,杀身成仁的大无畏精神。而这,就是英国百年海军的底蕴所在。

  可以说,法国海军能够失败无数次,但总能从废墟中再度“崛起”。然而,英国海军却不可以,那是一旦遭遇失败,整个大英帝国就会彻底溃败,而11世纪“威廉征服”的血腥一幕,随时都将在不列颠岛上再度重演。

  基于此,法国海军总是将击败英国人的“愿景”,放在下一次能够寻找到更好的战机;而英国舰队指挥官所面临的每一次海战,都被视为国运之战。即便是赢少了也会当作失败。要么干脆点主动辞职,要么上军事法庭受审。

  英国海军战神霍雷肖-纳尔逊,就曾经说过一句嘲讽欧洲海军同行的话。他说:“如果我俘获了11艘敌舰中的10艘,然而却放跑了一艘,那么我依旧难以称之为胜利。”

  上述差距,已经不是两国官兵的军事素质这般简单了。那种与生俱来的必胜信心,绝非五年,十年就能培养出来,而是需要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前赴后继。

  之前,穿越者还幻想着将赶超英国舰队的希望,放在技术革新与迭代升级。但如今,安德鲁更在乎法国海军是否具备屡败屡战的勇气与胆量。

  所以,当卡斯塔涅屡次三番拒绝出战,安德鲁毫不客气的当着众多舰长与大副的面,免除了这名舰队指挥官的所有职务。

  随后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