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友好贸易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04年(弘治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谢迁、张聰在礼部同葡萄牙大使菲利普进行通商贸易的要求磋商。

  谢迁(公元1449-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中期著名阁臣。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第一,状元。历任翰林修撰、左庶子,弘治初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八年(1495年),入内阁参与机务,进詹事。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人秉节直谅,见事明敏,善持论。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政绩卓著,时人云李公谋(李东阳的谋略),刘公断(刘健的当机立断),谢公尤侃侃(谢迁的能言善辩),为当时世称的天下三贤相之一。

  武宗嗣位,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请诛刘瑾不克,遂与刘健同致仕归。后遭刘瑾报复,夺诰命。刘瑾死后,复职,致仕。世宗即位,复入阁,居位数月,力求去。逝世后,明世宗特赠太傅官衔,谥号文正,葬于余姚东山乡白虎庄(今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临山村)。著作有《归田稿》八卷,《湖山唱和诗》二卷传世。

  张璁(1475年-1539年),字秉用,号罗峰,后由明世宗赐名孚敬,字茂恭。浙江温州府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三都人。明朝中期重臣,大礼议事件中重要人物。

  张璁为正德十六年(1516年)进士,在明世宗初年三度位居首辅,史称终嘉靖之世,语相业者,迄无若孚敬云。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病逝后获赠为太师,谥号文忠。

  著有《礼记章句》、《大礼要略》、《罗山奏疏》、《罗山文集》、《正先师孔子祀典集议》、《金縢辨疑》、《杜律训解》、《敕谕录》、《谕对录》、《钦明大狱录》、《霏雪编》、《嘉靖温州府志》等。

  谢迁说:“我们是大明内阁大学士和礼部尚书。”谢迁首先亮了旗号,为了今后便于交流,这个旗号要亮出来。

  “我们的要求很简单,设立商馆,进行互利互惠的贸易。如果可能,我们想给你们的国王敬献我们的礼物,对国王表示敬意。”说话的口气十分尊重对方,菲利普很受用,天朝官员一般是比较傲慢的,听到这句话,菲利普高兴地连挨打的事都忘了。关税的事没有提,这个年代大家对于关税还是模糊的,只有大明设关税(市舶司)卡他们的份,他们那里敢用关税卡大明。

  谢迁接着说:“暂时我们需要你们在印度的铁矿石、煤炭、铜矿石和稻米,以后可能需要更多的葡萄牙货物。我们可以出口欧洲的商品很多,这次也带来了一些样品,在我们商谈之前,是否先请菲利普先生看一下我们的商品。”

  菲利普也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