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六章盛京密议(上)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盛京本为大明的沈阳,被后金攻占后,作为都城,在内中修建了皇宫。皇太极将沈阳改称为“盛京“,到崇祯十七年,清国迁都北京后,沈阳定为陪都,数十年后,盛京易名为“奉天”。

  此时盛京城外丁当声响不断,无数工匠在清兵监视下忙忙碌碌,打造兵器。早在努尔哈赤时期,盛京城外就铁匠铺绵延十数里,烟火昼夜不休,由于清国对兵器打造管理严格,动徹杀头,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兵器盔甲颇为精良。

  努尔哈赤时,通过与大明的互市贸易,积蓄了大量的铁器,其境内也多铁矿,冶炼所需的木炭煤炭亦不匿乏。加之皇太极多次掳获,从关内抢回了大量的人丘财帛,内中工匠铁器不少。

   所以清国得以组建大量的重甲步兵与骑兵,这是别的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所没有的。

  盛京八门,皇太极将沈阳改为盛京时,就亲制诏令命名八门的名称,正西便为怀远门。

  沈阳官道四通八达,大明在辽东的几百年经营非同小可,改名为盛京后,清国上下,主要还是依靠原来大明修建的这些官道驿路。官道宽约数丈,厚厚的黄土夯路坚实无比。

  此时从怀远门通往西郊的路上,奔来了一列望不到边的仪仗。

   最前面开路的,便是清国皇帝亲营中的葛布什贤哈战士,他们铁甲黑缨,每人配着强弓劲矢。个个军容严整,煞气十足。他们的马蹄与钢铁洪流滚滚而来,蹄声敲击在地上,一片轰隆隆作响。

   动用葛布什贤哈战士,只有清国皇帝才有的权力,这些士兵是清国最精锐的战士,每个牛录不过选取二人。官道的闲杂人等早被赶得远远的,骑兵仪仗过来,只敢远远的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一队队骑兵似乎过不完,终于,仪仗的中间,出现了皇太极的五色华盖。其称帝后,慌忙将中原皇帝的排场学来,大驾卤簿,行驾仪仗、行幸仪仗等各样仪制,学个十足十。

   他出郊大阅,此时摆的便是大驾卤簿。对比当年朱佑樘在北京阅兵寒碜的仪仗,此时他的排场讲究了数十倍。不算最前的葛布什贤哈战士,光仪仗人数就有上千人。

   导象、宝象等大象走完后,后面拿静鞭的,拿大乐的人,各样的车驾,各样的鼓乐随行。再各样的五色金龙旗,风旗、雨旗、宿旗等过完。又是无数的团扇,黄扇,方扇,孔雀扇等等等等。

  然后又是黄盖,紫芝盖,翠华盖,九龙曲柄黄盖,看上去有如一朵朵巨大的蘑菇。还有什么金交椅,金瓶,金盟盘,金痰盂等等。这些东西走完,便是浩浩荡荡的佩刀大臣与仪刀侍卫。

   随之青铜制的品级山,代表随行大臣们的身份,最后皇太极的华盖出场。卤簿仪仗队中,此华盖最为显眼,最为华丽,全面的绸缎质地,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