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章 小小顶梁柱_化身邪魔走江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器制造要经过打磨、雕琢,以及开光三个步骤,才能形成道行加持。

  琢玉匠以前雕琢完的法器雏形,都是让苦海附龙寺的高僧开光,现在有了裘先,他又何必舍近求远?

  当然,裘先也不是白干活,琢玉匠让他条件随便提。

  那裘先还能客气吗?

  当场提了一大堆要求,然后在琢玉匠的无奈注视下,缩减为三项,一个法器木鱼,两粒玄光砂,外加一部刊印版的《地藏菩萨本愿经》。

  法器木鱼是给小余木的,连挑战任务都说“余木榆木抱鱼木”,裘先当然要顺应天意。

  两粒玄光砂自然是用于白玉念珠的后续强化,裘先现在单凭口诵经文,能够超度五七未度的普通魄尸,发动声带强化,道行增加一等接近人阶中段,再拿上白玉念珠,则勉强能对人阶高段的入境魄尸构成威胁。

  算下来,白玉念珠的道行加持,比一等还多!

  足可见这件法器对裘先的增幅作用有多么巨大,非常值得超前投资。

  至于《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刊印本,则是裘先和小余木一起用的。

  两度看过本愿真经,都得到了道行加持,令裘先倍感惊奇,他发誓自己对《地藏菩萨本愿经》的理解认识,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道行就是凭空增加了!

  所以他想要试试,阅读档次足够的经文版本,是否也能起到类似效果!

  何况小余木既然要学佛,总不能拿裘先自己的手抄本,他用硬笔写还行,拿毛笔写纯粹是春蚓秋蛇没眼看。莲生一当初吃过这个苦,没必要让小余木也尝一遍,这孩子确实对佛学有一定悟性,裘先不想耽误了他。

  上述三项事物,折合银子四百余两,而他只需为五十串白玉念珠诵经开光,平均一串挣八两,等于大晋打工人两年多的辛苦钱!

  事实证明,有本事来钱就是快,不过前提也要有好渠道。

  没有琢玉匠,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沙弥,上哪儿去找这么大的活儿?

  至于开光开到什么程度,琢玉匠本身雕琢时,就没怎么上心,一串念珠总共七颗白玉,每串从头到尾共雕七个梵文大字“南无地藏王菩萨”,那裘先当然也不必用上全力,只是凭借白玉念珠的加持作用,以人阶中段的真文妙音,为大量念珠集体开光。

  这不是两人应付差事,而是岐县县丞的订单要求,就是最低等的人阶法器,道行加持能有半等即可,连定金都是照着这个标准付的。

  高品质的法器很少用于战争当中,人阶法器处理刚入境的魄尸,勉强够用了。

  不过说起来,这也要怪大晋自己,打压佛门时,连带着佛门法器也毁了不少,如今急于用人,就只能凑活着来,临到上阵,归宗寺的那帮僧人连趁手的家伙都没有,只能高价请琢玉匠赶制一批,先把这阵顶过去。

  当天晚上,裘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