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九章 成军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北伐,陈文准备多年,如今算是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一如当年的朱元璋那般,陈文积蓄多年,如今兵强马壮,实力冠绝中国大地,此间有了监国的名分,比之陈文原本计划中的那般收获还要巨大。

  完成了中央官制的调整,这些新晋的阁老、尚书们的第一个联席会议便是关于北伐的,陈文已经等待了多时,等待着彻底消灭满清的那一天已经太长时间了。

  “如今已是八月下旬,天气开始转凉,无需担忧瘟疫、蚊虫等问题,正是起兵北伐的好时候。有道是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武备准备如何?后续跟进储备如何?”

  孙钰是度支部尚书,管的钱粮一事,见陈文问及,便开口答道:“回禀监国殿下,大军支用三月粮草、草料、银钱等一系列储备已囤积扬州库房,后续支用,南京各库尚够支用半年之数,各省仓储也可筹划抽调,当可足用。”

  夏税征收完毕,再加上存粮,确实足够大军支用,就算是战事拖到了永历十四年,今年的秋税也能让大军继续作战到明年夏税征收完毕。

  当然,按照陈文的计划和预估,战事不可能迁延太久,满清的核心人口数量太少,库存更是无法与坐拥江浙、湖广的江浙明军相比,这场战事不出意外的话当会在北伐展开后半年之内完结。

  “武器、甲胄以及一应我军工司负责生产之军需,已全部装备部队,北伐备用武备也已完成转交,后续生产尚在继续,绝不会耽误到计划中后续使用,也不会拖延到扩大生产的进度。”

  军工司总长徐毅说罢,军需司的总长也表示了对于度支部和军工司的认同,并且表示所有转交军需已经完成入库,保证大军用度。

  “很好。”

  比起当年打一战就要准备上一年半载的那般捉襟见肘,现在的阔绰确实是让各部司衙门轻松太多。但是,搜集的难处没了,大军用度之巨大使得库存、转运等方面的难度直线提升。不同时期面对的难处不同,所幸这些官员都是久经考验的,江浙明军多年来的军需储备和转运工作从来没有拖过太大的后腿,至少从来没有因为储备不善和转运跟不上而拖了后腿。

  军需筹备方面,联席会议上交了底,与会众人也都有了足够的底气。接下来,陈文便点了军情司的名。

  “根据我司调查,虏师如今主要分作三部,首要的便是分别命名为禁卫军、拱卫军、武卫中军、武卫左军和武卫右军的这五支新军,前四部驻扎京城,武卫右军驻扎天津卫之小站协防大沽口,乃是我军最主要的敌人。”

  满清新军,在座之人即便是刚刚加入其间的钱谦益和主管提刑司对于军务不甚清楚的张煌言也都是知道。新军编练三载,前两年只有一支禁卫军,但是靠着这支禁卫军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