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七章 北望(四)_永历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兵无阵不战,一旦战阵被破,步兵的战斗力根本无法与骑兵相抗衡,其结果将会出现草原上狼群驱赶羊群的场面。

  江浙明军以陆军闻名天下,但真正作为核心的却还是步兵战阵,鸳鸯阵、长枪阵的重步兵搭配火器部队的轻步兵,在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列阵而战。骑兵,仅仅是辅助而已,战前构成情报屏蔽,防止敌军干扰,步兵击溃敌军后发起追击,扩大战果。

  有此战法,乃是江浙明军骑兵数量始终处于劣势的必然结果。战场上想要取胜,扬长避短是最基本的,陈文自是要设法发挥步兵战阵的威力,但济尔哈朗则是要设法破坏掉战阵,将更多的明军打散到个体,成为溃兵,从而将雪球滚起来。

  密密麻麻的盾车滚滚向前,透过望远镜,陈文能够很清楚的看到盾车的结构——两轮并排,足足有三人宽的手推车,车子的横板很短,上面立着一面木牌,看上去非常厚重,而且也并非是纯木制结构。

  “牌甚厚,一层牛皮,一层铁皮,小砖石击之不动,大砖石击之滚下,柴火掷之不焚。”

  甲申时在北京殉节的东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范景文所著的《战守全书》中如此这般的记载了这种明末清初时被清军广泛使用的战车的结构。

  陈文依稀能看清楚盾车上的盾牌乃是复式结构,联想到军情司南京站送来的这几个月江北有大规模牛皮交易和济尔哈朗赶到南京后将这几个府的铁匠都聚集到了南京的消息,这盾车到底是个何等防御力有就不言自明了。

  “居然还有这么复古的战术啊!”

  盾车掩护步兵前进,清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时代,后金军和清军都经常性的使用这种战术。原因很简单,用盾车来降低明军火器杀伤,这等结构的盾车,鸟铳拿它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甚至就连虎蹲炮也同样是无可奈何。而“奴以牌车推遮一车二十余人”,对清军来说绝对是大有益处的。

  但是,这种战术在降低伤亡的同时,也意味着军队战略移动速度不可能太快。

  最初还好,清军不是在辽东、辽南打东江军,就是在辽北欺负林丹汗,再要不就是去辽西扫荡关宁军,都是围绕着辽东的那一亩三分地作战。可是到了入关后,这种战术立刻就跟不上清军骑兵奔袭,明军望风而降的快节奏,所以便不再使用了——反正有八旗军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赫赫威名,有大批的汉奸部队作为炮灰,自也是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清军的盾车移动速度并不慢,后面三个清军推着一辆厚重些的两轮手推车,至少没有拖慢步兵整体的行进速度。

  陈文在看着这些盾车,战场上的明军更是如此。清军的战阵缓缓进逼,每走一段距离就要稍停下来。这是应有之义,战线过长,这样做可以降低队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