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苏阳的计划_唐朝九千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楼请一名说书先生,要说一些特定的故事,比如一位虚构的民族英雄为了收服失地,从小立志,背后更是刻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带领士兵们一路背上,与强大的敌人进行战斗。”苏阳随口就把岳飞的事给说了出来,本能反应以及实在太相似了,无非一个是金,一个是突厥,但中心思想是不会改变的。

  只要是编故事,他就能写出一套一套的,模板都在,换一套就是抗击匈奴了,蒙恬、卫青、霍去病这样的英雄都有原型在,说起书来更加代入,至于当时的具体情况,几百年过去了,哪里还有人知道的清清楚楚?更何况,话本而已,更加不用在意。

  “你这是在暗示啊。”李世民说道,一听哪里还能不明白苏阳的意思?什么北方,明显就是突厥啊。

  “这是说书先生自发的行为,臣只有一人,很为难,管不了啊。”苏阳直接甩锅,他们做的事,跟苏公公有什么关系呢?

  “还有呢,继续。”李世民也没说不行,只是单纯觉得苏阳不会那么简单,一环接着一环,现在才刚刚开始呢。

  “偶尔也可以表演一下话剧嘛,比如闻鸡起舞,大唐一名大将,每天早上一听到鸡鸣就起来练武,目的就是要报效大唐……”苏阳又把狄青的闻鸡起舞给搬了过来,“而且,话剧的表演形式,远远大于说书,冲击性更强,到时候成立一个班子,便可以进行全国演出,拉动一大片经济……”

  “等等,话剧?”李世民刚刚还能听懂,越到后面越是迷糊,再说下去,怕就是听个响,大脑反应不过来了,急忙打断了苏阳。

  “话剧与戏曲有些类似,但是不唱曲,主要以人物表演为形式,可以当做是更多人,以不同的形式来表演相声……”苏阳这才想起来,现在并没有话剧,而且似乎现在的戏剧跟戏曲都不属于话剧的类型,没办法,只能粗略的进行解释,还强行把相声拿过来,组成了四不像的解释。

  不然,那些专业名词,别说苏阳想不起来,就是说出来,李世民也不懂。

  “哦,好像知道了。”李世民似懂非懂,总之就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你要问我,对不起,不懂。

  “说书的都可以改编为话剧,可以培养起一个新的模式……”苏阳又随便扯了几句,反正说了也没有概念,干脆不详细解释了,直接归纳,全新模式、吸引注意、大量赚钱。

  对于最后四个字,李世民明显是十分重视的,现在,钱不能说是第一位,但绝对是第三位。

  “你这可是与火锅没有多少联系了啊!”李世民说道,明明只要一个小点子,结果变成了一个这样的酒楼?一时间,李世民心中有点小小的愧疚,这样对长孙皇后,是不是不太公平呢?要不要让苏阳再给长孙皇后出个点子呢?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