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章 浸没式相变液冷技术_导演:特效太贵,只好实拍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液流到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中冷却并循环回到容器中。

  冷却液在循环散热过程中始终维持液态,不发生相变。

  而在低温冷却液带走热量后,温度升高,升高的冷却液流动到其它区域后重新冷却并完成了循环

  单相液冷要求的冷却液的沸点较高,这样冷却液挥发流失控制就会相对简单一些,与计算机设备的元器件兼容性比较好,不需要频繁补充冷却液,这就是单相浸没式液冷的稳定性优势。

  但相对于两相浸没式液冷的话,散热效率要低一些。

  两相浸没式液冷就不一样了。

  通过电子氟化液的沸腾及冷凝过程,会指数级地提高液体的传热效率,电子部件直接浸没在容器中的电介质液体中,该容器密封但易于操作。

  在该容器内,热量从电子部件传递到液体中,并引起液体沸腾产生蒸汽。

  蒸汽在容器内的热交换器上完成冷凝,将热量传递给在数据中心中循环流动的设施冷却水,冷却液在循环散热过程中就发生了相变。

  而冷却液带走电子元件热量后发生相变气化,气态冷却液被其它设备冷凝重新变成液态。

  但两相浸没式液冷也不是完美的,因为在这个相变的过程中,冷却液蒸发为气态过程中会发生逃逸,所以对容器的密封性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又不能太密封了,要防止冷却系统中断出现事故,所以需要设置一定的安全设施,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就相对单相浸没式液冷要高很多。

  “那对于我来讲,还是散热相对比较稳定一些更合适。”

  徐诺考虑了一下,觉得还是散热稳定性更适合自己的超算。

  毕竟自己将要落成在智能别墅的超算,也不追求极致的算力,而且造价只是4个亿左右,世界超算排名连前二十都进不去,所以散热效率这一块儿就没必要那么极致的追求了。

  只有世界上那些顶级的超算,在运行时才会产生难以想象的能耗,那么这个时候散热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追求稳定性的话,那就选择单相浸没式液冷吧。”

  郑教授建议道:“那到时候,我们就为你的超算采用单相浸没式液冷技术,这样一来超算在运行时的散热稳定性就会有很高的保障,不过小徐,你确定不追求散热的高效率吗?”

  “嗯嗯。”

  徐诺点点头,已经决定采用单相浸没式液冷了。

  有了每秒上千万亿次运算能力的超算,再给上一个稳定的散热方式,对于关雎来讲就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家”了。

  “那行,还有能耗这一块儿,超算的用电量我想你是有心理准备的吧?”

  郑教授又问起了超算的用电的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毕竟是企业用的超算,跟国家超算中心还是不太一样的。

  像国家超算中心,有的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核电站进行供电。

  以神威·太湖之光为例。

  它一秒钟的耗电量就是4.2度。

  什么概念呢,神威·太湖之光开机运行一小时,耗电量就达到了1.5万度电,按照正常电价来算的话,那么一天下来的电费就得二三十万。

  所以国家超算中心一般都是有专门的供电方式。

  但企业的超算,那就得自己承担电费了。

  哪怕是徐诺要搭建的这一台使用15000块左右的申威26010处理器,大约十几个运算机柜的超级计算机,那用电量也是相当恐怖的。

  不过徐诺琢磨着。

  关雎也算是一个成熟的AI了,也该学会自己赚电费了吧?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