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章 废墟中寻宝_捡漏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勇听黎楚雄说四会市有一场全赌料公盘,顿时双眼冒光,觉得又是一次机会,他说道:“那就麻烦黎会长,明天我们一起过去看看。”

  谭国华微笑道:“明天我也去碰碰运气。”

  黎楚雄看了一下时间,道:“我们先去跟宫老他们会合,然后就一起去平洲。”

  从白天鹅宾馆到南海平洲,大客车行驶了有40分钟左右,就停在了一个长满杂草的平地。

  黎楚雄笑呵呵的说道:“各位领导专家教授们,平洲到了,前面就是我们的玉器街,请各位下车一同去参观。”

  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条玉器街,这条玉器街是由一栋栋四五层高的楼房组成,大部分还是民房,跟城中村差不多,街道长有几百米,分前后两条街道。

  陈勇记得平洲真正被大家知晓的公盘,是从2005起才开始有的,那时候玉器城已经建好,后来玉器城建筑面积达到了20万平方左右。

  而现在陈勇所见到的玉器街,觉得规模实在太小,有的纯粹是玉器店,有的是家庭式作坊,前面店铺是卖玉器,后面就是玉器加工作坊,而且作坊里面的加工机器非常的落后。

  众人参观完了玉器街,在黎楚雄的带领下,往玉器街后面走去。

  玉器街后面有一大片空地,左边是一间间用铁皮搭建的工厂,工厂的后面摆放着一堆堆堆积如山的石头,石头的周围杂草丛生。

  右边是一个用铁皮和防水帆布,搭建起来了一个大棚,从远处看觉得非常像一个养猪的地方。

  陈勇指那片铁门厂房问道:“黎会长,那间厂房是生产什么的?”

  黎楚雄道:“这是陈氏三兄弟创办的平洲平东墩头玉器加工厂,专门承接我们省协会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玉器发外加工业务,以加工光身件为主;由于陈锐南先生管理有方,加上玉器厂工人刻苦敬业,在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几个发外加工点中,墩头玉器厂的加工技术最好、质量最佳,业务量不断增加,为集体挣取可观的加工费的同时培养了一大批玉器设计、加工、制作的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后,平洲个体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墩头玉器厂的技术工人以及散落平洲各地的玉器老行尊、能工巧匠,纷纷自筹资金,到云南中缅边境一带的腾冲、盈江、章风、瑞丽、宛町采购缅甸翡翠玉石回来进行家庭作坊式的加工产销玉器成品。由于平洲玉器同行擅长做光身件,不但质量好、工艺佳,而且售价廉,很快就蜚声国内外,特别是东南亚的玉器界。全国各地的玉器商贩直接到平洲平东墩头村上门采购玉器成品,平洲玉器市场由此形成。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平洲玉器市场,到今年销售产值已增至过10亿元。”

  黎楚雄越说情绪就越激动,感到非常的自豪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