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9章 火炬实验室_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布过对常浩南的聘任结果之后便没再开口过的唐林天离开座位,来到常浩南身边。

  会议室里面顿时安静下来。

  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唐林天身上。

  视线中带着七分好奇,以及三分期待——

  刚刚的消息已经够劲爆了,但看这架势好像是还有更大的消息?

  “咳咳……”

  虽然站起身来的瞬间就已经达到了冷场的效果,但唐林天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咳嗽了两声:

  “下面的消息,需要由我跟小……呃,跟常教授共同宣布。”

  话音落下,常浩南也紧接着站起了身。

  实际上,这正是他的答辩会选在火炬集团进行的原因。

  稍微停顿了片刻之后,常浩南接着唐林天的话茬说道: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火炬集团将与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合作,成立一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专攻对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探索。”

  趁着多数此前不知情的人还在消化这条消息的时候,唐林天又继续说道:

  “实验室由常浩南教授直接负责领导,并且,除了前沿技术研究以外,该实验室还将负责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全新路径,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组建‘科学家+工程师’团队,打破‘甲乙双方、一个项目、一纸合同、一笔经费’的简单合作模式……”

  “……”

  唐林天作为校长,行业黑话说的确实非常溜,几乎都不用怎么改,原样写下来就能当成一份新闻稿来发。

  不过,干货也还是有的。

  简单来说,就是京航大学对火炬实验室只进行最基础和最低限度的管理,包括每年一次的项目审核、联合培养学生的录取、考核、学位授予、以及发生重大人事变动时的决定权等。

  而对于大多数日常事务,学校允许实验室执行报备制而非审批制,也就是由实验室主任即可进行决策,无需校方批准,只需要在做出决定之后让学校知情即可。

  算是给足了常浩南自主权。

  90年代末这会,国家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还是相对比较松的——

  当然,主要是因为大部分课题组根本就没有多少经费值得去管,不少项目的钱甚至都是老师自筹的。

  但即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常浩南这种人事和财政都能一把抓的情况,也十分罕见。

  因此,唐林天刚才说到最后的时候,莫要说是在场的其他人,就连同为二级教授的袁相垭都露出了些许羡慕的表情。

  独立的研究中心,他倒是也有。

  但无论规模还是待遇,跟常浩南这个比起来,那就要差得远了。

  京航给后者的条件,完全就是照着院士,甚至还是资深院士的标准来定的。

  要知道,唐林天刚刚只说了学校对“重大人事变动”具有决定权。

  而一个实验室里面,能被称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