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9章 决断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割下使者双耳还只是私下,而今日李善却在明面上公然提出胡汉两分,由不得众人不议论纷纷。

  骚乱持续了片刻后,很快在李善的逼视下渐渐平息下来,有的人是想不到那么多,有的人激愤于突厥的无情杀戮,还有的人很清楚,如今李善掌代州总管府,权势一时无二,即使是并州总管李道宗也没有阻拦的权力。

  李善的视线再一次落在孙二郎的身上,“违抗军令,本应斩首示众,今日饶尔等一命,他日出塞……”

  孙二郎涨红双脸,突然单膝跪地,高声道:“愿为先锋,死战不退!”

  “每人十枚首级赎罪,若缺一枚,以命相抵!”

  孙二郎身后的七人齐齐拜倒。

  李善微微点头,扬声道:“遣派信使,其一,往太原府,请任城王遣派部将精骑。”

  “其二,往代、崞等县,召两千民夫。”

  “其三,立即召代县令李德谋赴雁门关。”

  厅内的吏员、亲卫纷纷退下,薛忠轻声问:“真的要出塞一战?”

  “必有一战!”李善面无表情,看了眼苏定方,“此时,不可泄军中锐气。”

  苏定方一直在心里盘算,“若得两千余精骑,败敌不难,但尚有五千突厥……”

  “乃结社率所率。”李善哼了声,“若非结社率,何必冒险?!”

  这两个月基本都蹲在雁门关的薛忠眼睛一亮,“结社率乃突利可汗胞弟,与颉利可汗父子不合,未必会来援。”

  李善来回踱步,重新复盘了一遍,喃喃道:“苑君璋不会出兵……信使已去结社率处,若能说动,或有良机。”

  薛忠和苏定方对视了眼,都想起了已经离开的贺娄兴舒和李三郎……这两人出身雁门,熟悉地理,能从小道摸出雁门关。

  “道宗兄那边理应不会拒绝,至少能有千余精骑……道宗兄麾下可有骑军大将?”

  薛忠想了想,“任城王出任灵州总管,调旧部张宝相为副手,此人出身河西,擅骑战,去岁大败梁师都,任城王以此人为先锋,此番随调并州。”

  张宝相……李善依稀记得这个名字,就是想不起细节。

  历史上,张宝相一直是李道宗的副手,唐灭东突厥一战,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张宝相为副,率军从灵州杀向西北,一头撞上了狼狈而逃的颉利可汗,就是张宝相生擒颉利可汗。

  李善记下这个名字,喃喃道:“关键还是宜阳县公……”

  苑君璋未必可信,结社率也未必可信,但刘世让呢?

  上一次的冒险,其实刘世让无足轻重,不管他肯不肯,李善都已经下定决心雪夜袭营。

  而这一次的冒险,刘世让举足轻重,他的选择决定了李善会不会出塞,也决定了这场战事能不能完成李善预定的目标。

  从军事角度来说,雁门关出兵援马邑才是正途,反过来却不好说,刘世让是有足够的理由的……因为如此季节,五千突厥骑兵不可能攻陷雁门关。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四面楚歌,陷入绝境的时候,是李善坚持启用刘世让,并使其摆脱了被朝中问罪的处境,甚至还晋爵为县公。

  李善对刘世让是有大恩的。

  而且刘世让之所以连续落得那般遭遇,很大程度在于朝中无援……而李善已经成为他的靠山。

  虽然年轻,虽然也只是个县公,但有李渊的信重,有平阳公主为依,掌代州总管府的李善有这个资格。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