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6章 灞桥折柳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6章灞桥折柳

  天策府。

  不大的屋内,李世民端坐在上首侃侃而谈。

  下首左边坐着房玄龄、长孙无忌,右边坐着杜如晦、凌敬,均在聚精会神的听着。

  长时间后,房玄龄叹道:“臣自幼读史,烂熟于心,殿下却能溯其本源,纵论大势,臣远不及也。”

  长孙无忌脸上略显兴奋神色,他也知道妹夫夺嫡心切,但如果有这样大义的名义在,接下来很多事情就有脉络可寻……至少将来登基之后,施政就不会有太多的阻力。

  只要太子意欲迁都的消息散开,本身威望不足,倚重世家门阀的太子的威望会下降到冰点……除了荥阳郑氏之外,其他门阀都会心生犹疑。

  特别是刚刚向东宫靠拢的范阳卢氏……幽州和突厥是接壤的,一旦李唐迁都,范阳卢氏未必会遭受灭顶之灾,但也必然元气大伤。

  “此为明志之策。”杜如晦突然转头看了眼凌敬,“不知是何人所献?”

  房玄龄也反应过来了,秦王幕僚中,就数自己和杜如晦、长孙无忌最为心腹,虽凌敬如今执掌天策府大权,但之前密谋诸事,秦王并没有召凌敬参与,今日却在此,显然不是恰巧。

  房玄龄不禁叹道:“眼光远及秦汉,非常人所能论之,凌公真乃奇才。”

  凌敬老脸抽了抽,看向李世民,“臣亦是初次听闻此论。”

  李世民有些意外,随即笑了笑,“怀仁倒是有些心思。”

  凌敬虽暗暗腹诽,但也能理解……第一次正式会面,李善总要拿些有分量的东西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房玄龄、杜如晦对视了眼,心里都有些许震惊……这样的言谈,从一个尚未加冠的少年郎嘴里说出,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这个年纪,又长于岭南那等荒地,只怕史书都没读完呢。

  房玄龄拱手笑道:“恭喜陛下,得此英杰贤才。”

  李世民指了指房玄龄,大笑道:“玄龄、克明均数度举荐,孤自当纳之。”

  长孙无忌突然说:“怀仁是今日启程吧?”

  “不错。”李世民嗤笑了声,“东宫遣太子洗马魏玄成送别。”

  众人都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如此嗤笑……献上如此明志策,早就将李善揽入麾下,太子居然还巴巴的遣心腹幕僚相送。

  还是房玄龄厚道,笑道:“去岁怀仁随军,对魏玄成有相救之恩,后清河事变,魏玄成又得怀仁襄助,倒是理应相送。”

  长孙无忌看了看对面的凌敬,“早知如此,殿下当使凌公……”

  凌敬忍不住反驳道:“小儿辈外放,难道还要长辈送至灞桥?”

  此刻灞桥边,人头耸动,皆是来送别之人……其实灞桥送别,也就是李善起的头。

  今日来送别的人相当的多,除却走的近的王仁表、张文瓘、房遗直等人外,长孙无忌、尉迟宝琳等秦王府子弟也到了,就连李昭德今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