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 抢来的先生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又不能不背,他很清楚,虽然有隋朝两任帝王或有心或无意的削弱,但世家大族如今依旧有极强的影响力,科举很可能是自己最可能的入仕途径。

  朱氏已经仔仔细细的说过,隋朝的科举实际上是不允许寒门子弟去考的,而唐朝的科举只需要各州县推荐就能参加,这是李善不多的良机……不用上战场去冒险。

  正是这一点让李善上了心,这个时代上战场,鬼知道会不会一根冷箭飞来……就算只是戳破了皮,说不定都会破伤风。

  这时候,外间传来朱玮的招呼声。

  “大郎,这是给你请来的先生。”朱玮得意的说:“但凡有疑,都能解答。”

  李善转头看见门口一位青年,双手负于身后,头微微昂起,看起来气势不凡,但细细一看,鼻子有点歪,脸颊青肿,发髻还有点凌乱。

  不会是被掳回来的吧?

  “周赵,清河郡人氏,五经、三传、三礼无不精通。”朱玮拉着那青年进门,劲道大得很,周赵被拉得一个踉跄。

  朱氏欣喜的迎出来,“周先生,拜托了。”

  “书房、卧室都准备好了,笔墨纸砚、经书均齐备。”

  从头到尾李善都没吭声,一直到朱玮、朱氏离去,他才指了指面前的凳子,“坐。”

  “粗陋不堪。”周赵又昂起头,眼睛像是长在额头上。

  唐朝初年,胡凳还不流行,至少社会中上层都讲究盘腿席地而坐。

  看了眼桌上的那本《谷梁传》,又看了看李善默写的纸张,周赵噗嗤冷笑,“考明经科,也要我来授课?”

  “委屈先生了。”李善面无表情的指着门口,“既然如此,请先生离去便是。”

  周赵身子一僵,昂着的头不由自主的低了下来,咬着牙暗想,要不是被逼的,谁肯来给个乡野村夫授课!

  李善也懒得搭理这厮,继续背那本《谷梁传》,一旁的周赵听得眉头大皱,忍不住打断道:“断句都断错了……不,就没断对一句!”

  “就这样还想考明经科,还不如去试试明算科呢!”

  “明算科?”李善眼睛一亮,“是考算术吗?”

  这是什么都不懂啊,周赵慢悠悠的坐下,慢条斯理的说:“本朝科举,分门别类,最难考的自然是秀才科,策论五篇,议国家大事,若落第,洲县长官受罚,自前隋至今,一共只取中三人,你就不用想了。”

  李善无语了,在他的印象里,明清时期,秀才好像是科举路上最低的门槛吧。

  “其次是进士科,通晓经史子集不说,还需擅做诗文,你也不用想了。”

  “剩下的明算科、明法科、明字科倒是简单,但吏部选官,只能为小吏,难登大雅之堂。”

  “明经科倒是条好路子,但你如今连断句都断不了,显然不通经义……”

  “所以,正要请先生授课。”李善平静的说:“不管先生为何而来,只要诚心授课,即使落第,也不埋怨先生。”

  周赵捋了捋短须,“既然你诚心求教,也不妨一试,不过有言在先。”

  “先生请说。”

  “其一,每月十贯……五贯钱。”

  “十贯钱,绝无拖欠。”

  “好好,其二,以一年为限,今年你肯定赶不上,明年此时你若落第,需放我离去。”

  “可以,我去和八伯说,就是抓你……请你来的那位。”

  周赵腮帮子鼓了鼓,咽了口唾沫继续说:“其三,给我配个服侍的侍女丫鬟。”

  李善的脸色淡了下来,娘的,老子还没暖床的,你这是在做梦吧?

  这时候,敲门声响起。

  李善起身开门,朱玮笑吟吟的看过来,身后是个洗尽铅华呈素姿的女孩。

  “小蛮?”

  “李郎君。”小蛮屈膝行礼,精致的脸上满是欣喜。

  “好标致。”周赵凑近惊呼,“若要我全心授课,她……”

  李善也不反驳,只笑了笑,拉着小蛮进门,侧身将周赵撞出门外,“八伯?”

  “砰!”

  门被关上了,朱玮皱着眉头盯着手足无措的周赵,“骨头又痒了?”

  屋内,红袖添香。

  屋外,呼痛连连。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