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8章 效死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外孙女。

  李善轻笑几声,陪着张氏、崔十一娘又聊了会儿,才走出屋子,在内外院的拱门处看到在来回踱步的崔信。

  “都在等着呢,你还有空陪着十一娘用饭,饭后还与她们闲聊?”

  “岳父大人。”李善脸上笑意不褪,“当知,每逢大事有静气。”

  “每逢大事需静气?”崔信一怔,“又是残句?”

  “可有全文?”

  “呃,只是去岁百泉县驻军时随口而言。”李善咽了口唾沫,实在是记不得这句的来历了……这其实是一副对联,来自于一千多年后的清末翁同龢。

  不过也无所谓,现在李善也学精了,但凡出口的典故,涉及人名事件的他都会先查查,但其他的就不查了。

  如果已经现世那自然不打紧,如果还没有现世……更棒了!

  前院侧厅内,外间是朱八、赵大在把守,朱玮正在门口等候,其他人都已经进去了。

  李善与崔信缓步入内,前者当仁不让的坐在上首位,自苏定方以下,均行礼口称阿郎。

  李善的视线在每个人的脸上扫过,除了朱玮和崔信之外,苏定方、王君昊、曲四郎、周二郎、范十一、范图、刘黑儿,就连只能勉强下床的齐老三居然也在。

  发现李善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齐老三推开周二郎扶着自己的手,“愿为阿郎效死。”

  李善沉默片刻后指着范十一,“去搬个胡凳来。”

  等范十一将齐老三摁在椅子上,李善才叹道:“当年顾集镇死战,去岁袭萧关,多有亲卫阵亡……”

  “阿郎此言差矣。”齐老三喘着粗气高声道:“我等皆草芥之民,若非阿郎,早已归于九泉,便是某,若非阿郎仁义,早已被砍下头颅!”

  “难道阿郎以为,愿为效死,只是说说而已吗?!”

  苏定方点头道:“说得对。”

  “若非阿郎,某应还在云州放牧,受人欺辱,家无余粮。”曲四郎扬声道:“数年间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爵封县公,皆拜阿郎所赐。”

  周二郎笑着说:“某自然是跑不了的,否则都要被妹子一箭射杀呢!”

  “嗯,箭术精奇。”范十一嘻嘻笑道:“伱箭法就差多了。”

  王君昊、范图都不是那等会说话的人,只俯身道:“愿为阿郎效死。”

  众人都心里有数,在秦王领军出征的当夜,阿郎突然将亲卫队的所有头领以及斥候队的范十一、范图招来,显然是有大事。

  整个屋子内,只有三个人还没有开口,一个是崔信,一个是朱玮,但这两个人的立场是不用问的,还有一个是刘黑儿。

  曲四郎是第一个发现异样的,悄然移步,站在了刘黑儿的侧面,手中已经握住桌案上的砚台了。

  第二个发现的是周二郎,不过他心里有数,自己在武力上难以与刘黑儿抗衡,低声细语了几句,王君昊侧头去看刘黑儿的脸色。

  刘黑儿也发现了,他突然一笑,“武德三年,西突厥内乱,稽胡东迁,但不愿依附东突厥,故而南迁,先至盐州,后下延州,在鄜州与唐军相遇。”

  “初战唐军小胜,斩首百余骑,俘虏千余,主将放归头领,许诺内附。”

  “父亲率各部落头领请降,但唐军主将毁喏,意欲全数坑杀,幸而消息泄露,父亲侥幸逃生,但月余后伤重而亡。”

  李善、范十一是心里有数的,其他人听得一脸懵懂,曲四郎忍不住问:“阿黑,说这些作甚?”

  刘黑儿深深的看了眼曲四郎,“唐军主将,即为东宫太子。”

  崔信忍不住侧头去看李善,如此见微知著,苏定方之后有张仲坚,没想到张仲坚之后又有刘黑儿。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