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2章 灵州(上)_初唐峥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22章灵州(上)

  灵武县之南十里处,坐在骏马上的张仲坚回首眺望,县城的城墙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内了,他知道,更远处,突厥骑兵将如蔽日乌云一般滚滚而来。

  “郡公,启程吧。”

  开口的是不久前上任的灵州道行军长史黄门侍郎唐俭,张仲坚沉默的转回头,跟着大队驱马南下,身前身后,多有来回奔驰不停的唐骑。

  张仲坚前隋入军,奋战十余载,在遇见李善之前不过是个小小军头,不管是在谁的麾下都难以晋升,一方面是因为出身微末,偏偏又是江南人氏,在北地没有人脉关系,另一方面是因为其长相丑陋。

  呃,尉迟恭长的也不行,但人家出身名门,尉迟是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百年间族中多有建功封爵者。

  这么多年来,张仲坚一直盼着能手掌大军,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也的确等到了,在李药师与李怀仁之间,他坚定的选择了后者,以至于现在处掌四万余大军的灵州军主帅。

  但张仲坚心里很清楚,自己能够出任主帅,很大程度上是因缘际会,自己的资历、战功都并不能服众,特别是在前段时间朝廷从十二卫体系抽调将领北上之后,要不是莒国公唐俭屡屡居中调和,并且支持自己,只怕军心不稳。

  但即使如此,此刻也已经军心不稳,特别是灵州总管郭孝恪与天策府大将侯君集。

  前者早就与张仲坚闹翻了,他们之间的矛盾早在原州战事时期郭孝恪上书弹劾李善就有了……那一次,时任陇州总管的郭孝恪丢了大脸。

  而侯君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张仲坚应对突厥的策略不满……他觉得,这位广陵郡公不似魏嗣王、赵国公,或通军略,但却失胆气。

  都布可汗携十万大军南下,渡过黄河后驻军贺兰山脚,斥候来报,帐篷如云,牛羊数不胜数,有铺天盖地之势。

  一般来说,灵州的防御是以灵武县为核心,第一道防线布置在怀远县附近,也就是贺兰山南侧十余里之处,此地能依长城而守,有一定的优势。

  倒不是说突厥骑兵不能突破长城防线,而是因为这时候的西北可不像后世那么干,此刻的长安都号称“八水绕长安”呢,以长城与几道河流,唐军很大程度上能削弱突厥骑兵大范围的迂回、包抄后路的战术。

  而灵武县距离长城防线也不算太远,在黄河东岸,清水沟、安乐河等三四支黄河流域的旁支都是在这儿汇入黄河的,唐军主力驻扎附近,一方面因为可以以船只运输,粮草无虞,另一方面也能根据战局随时调整,支援前线。

  就算突厥能不管长城防线的唐军前锋,也不管灵武县的唐军的主力,大范围绕过去径直攻击灵州、会州的其他区域也不好使。

  一旦绕过唐军主力,就算是都布可汗也控制不住手下的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