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章 朕是不是历朝历代最憋屈的皇帝?_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渍,绞取汁,尽服之即可。

  当然!

  有些地方你根本找不到青蒿,那孙思邈这里还有其他的十几个药方。

  不过,从后世的成功经验来说,李重还是更加倾向于使用青蒿,你说没有,那各州县的官员便可以看看能不能组织一下,移栽种植。

  虽说这肯定是费时费力的,但是,还有什么能比人命更加重要。

  并且……

  百姓自己要是有那个条件的话,也可以自己去种。

  关键这东西还好操作,伱不像其他的药方,往往都需要有差不多五六味药,这成本跟青蒿比起来,就不是一个档次。

  李二让李重给他想想修那一座行宫好。

  结果李重却给他弄了一篇有关如何防治疟疾的文章。

  不过……

  这倒是解答了不少古人千年以来,都弄不清楚的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北方的士兵,一到了南方遇到瘴气,士兵就容易会生病。

  当然了!

  其实瘴气是多种疾病的综合体,并不单单只是指疟疾,文章当中也如此指出。

  这文章一出,顿时在大唐各州县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因为这好像还是第一次,官府以正式公文的方式,来传播治病救人的方法。

  并且……

  在此之前,古人向来都以为疟疾是通过空气传播。

  谁又能想到,居然是蚊子。

  到了今年夏天。

  各州县陆陆续续便有了反馈。

  毕竟如果这个方法真的行,百姓不用钱都会自发往外宣传。

  所以只要在某个州县有一例被治好的例子,那州县的长官,大体就能收到风声。

  各州县的长官再把这种风声传回到长安。

  别的不说。能让陛下记住一下自己的名字,那也是好的。

  当然!

  这马屁一定要拍得好!

  至于建行宫之事……

  李重觉得吧,还是待在太极宫安全一点。

  不过……

  李二肯定受不了这炎热的天气。

  那只能是怎么办,只能是看看长安附近,还有没有适合翻修的行宫。

  其实这样的行宫还是不少的,李重也利用当值的时间都一一去过了。

  最后……

  现成的,感觉还是太上皇住过的仁智宫最好。

  主要是李二的预算不足,如果他要从头开始,建一座新的行宫,那肯定要被魏征、张玄素这些人骂。

  而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翻修吧,好像也只有隋朝的仁寿宫,以及太上皇在武德年间建的仁智宫最好,当然,还有一个骊山温泉宫,也就是后来的华清池,其实也还行。

  只是,隋朝的仁寿宫不吉利,长孙皇后在那里生病了,而骊山上的温泉宫呢,李二有高血压,高血压的人其实是不太适宜泡温泉的。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行宫,都因为规模太小,不能体现皇家气派,这当然不能去住。

  所以……

  李重挑来挑去,好像最后,也就只有太上皇的仁智宫是最好的了。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毕竟是太上皇住过的。

  并且,李二肯定也在这里住过,这对李二来说,或许早已不怎么新鲜了。

  这其实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史书上是隋炀帝的仁寿宫了。

  他李二,既然要建行宫,当然是要另起炉灶的,怎么可能会住原有的,还是太上皇以前住过的行宫。

  只见李重在视察完了以后,便回来报告道:“我觉得仁智宫最好,但我知道,你肯定不乐意。要不翻修洛阳宫?不过你上一年才被张玄素给骂了。”

  李二听了李重的话,也是忍不住跟李重说了一句,“朕是不是历朝历代最憋屈的皇帝?”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