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章 南北之争_家父隋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纳言(可以劝谏皇帝)兼度支(户部)尚书,又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

  身兼五职,宰相之权。

  不过苏威前几年因为犯了点事,被撸掉一堆官职,后来又将功补过,保留了邳国公的爵位兼纳言,又给封了一个大将军,地位大不如从前。

  大隋的官,不是免一个就会有人补上的,这得看杨坚觉得有没有合适人选,没有的话,那个位置能一直空着。

  所以现在的大理寺,是少卿说了算,而少卿赵绰应该就是下一任的大理寺卿。

  他就是杨铭口中的狠人。

  敢给杨坚挑刺的猛人,而且还是屡教不改,在杨坚面前反复横跳的那种,他不是纳言,但是他却干着纳言该干的事。

  卷宗要是交到赵绰手里,刘居士的小命就算交代一半了。

  问题来了,怎么交给赵措,直接去大理寺?

  那特么是开玩笑,这样岂不是把自己推到前台了吗?

  可是赵绰这老小子,经常吃住都在皇城大理寺官署,日常用度都是用的公家的,家里新续弦了一个美妻嗷嗷待哺,他也不想着回去交公粮。

  想要把卷宗交到赵绰手里,还真不容易。

  对了,赵绰是河东人。

  在大兴城玩了两天,买了些独孤后喜欢吃的糕点酱菜,杨铭返程回宫。

  千牛备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位,只有皇帝和太子身边才有,属于高级侍卫,相当于领导身边的警卫员。

  皇帝身边十二人,太子身边十二人,都是大隋的顶级关系户。

  李渊就曾经靠着独孤伽罗的关系,给杨坚当过千牛备身,也就干了两年,就被杨坚外放出去当官了。

  历史上的瓦岗军李密,还给杨广当过千牛备身,李密也是关陇集团贵族出身。

  想当千牛备身,不单单要有过硬的背景,还得长的人高马大,模样周正,领导身边的警卫是不允许有歪瓜裂枣存在的,因为丢不起这个人。

  刘昶的门路,肯定不够资格让儿子刘居士给杨坚当千牛备身,但是给杨勇当也是一样,因为杨勇是储君,早晚会继承大宝,到时候儿子被外放出去,起步都是个县级最高长官,而且爬升相当快,几乎是一年一进步。

  这样的人物,自然会受到多方包庇,一般情况下不会出什么意外。

  除非有人铁了心想搞你,比如杨铭。

  在杨铭看来,老爹必须上位,不然的话,等到杨勇顺利继位,他们这一家子都跑不了,因为杨广现在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必须要争一争皇位。

  灭陈之后,南北大一统,南方士族开始将手伸进北方,北方豪阀也想在富裕的南方分一杯羹。

  各方利益争夺,由此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以关陇集团为首的北方士族集团,由杨广罩着的南方士族集团。

  这就是为什么史书上记载,杨广动不动就往江都跑,因为那里才是人家的大本营。

  这一点,其实和历史上的李建成李世民非常相似,李建成代表的就是关陇集团,而李世民代表的是隋末大起义中冒头的寒门士族集团,两者间必将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搞刘氏父子,就是剪除太子党羽,杨铭不得不做。

  回到宫中的第二天,杨铭早早便去永安宫请安,祖孙俩一起分享他带回来的美味酱菜。

  期间,杨铭忽然问道:“祖母,孩儿想多了解一下河东郡的本土人文,不知朝中哪些官员出自河东?”

  独孤伽罗笑道:“河东人可不少,毕竟河东属关中,我想想,比如”

  列举的这些官员,杨铭都熟记于心,但他的目标只有赵绰。

  独孤后对朝中官员非常熟悉,因为她是参政的,像她这样的开国皇后,一句话就可以免掉一个大臣。

  未来的尚书左仆射高颎,就是栽在独孤后手里,那可是最大的官。

  杨铭道:“孩儿不便私下与官员见面,还请祖母哪日得闲了,请赵少卿过来,孩儿聆听他讲述河东轶事。”

  他当然不能私下见赵绰,他得把自己摘干净了。

  独孤后笑了笑,转头看向阿楼:“等朝会结束,就将赵绰领这里来。”

  “是,”阿楼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样,领旨办事去了。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