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八章 土地情节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场。

  断云牧场在断云矿山的北部,面积有37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滨海县。

  牧场内有一个小镇叫纳拉金,常驻人口仅有300人,有简易机场、加油站、学校、水井、医务所、汽车旅店等设施。

  除了居民住宅,这些公共设施都属于牧场所有。

  一起转让过来的,还有2900头海福特牛和牧场工具。

  不过周金昊等人来这里,可不是准备办牧场。

  而是考察从牧场向西北地区,大致就是奥凯铁路沿线一带能否种植大豆和牧草。

  这里在100多年前曾经是著名的淘金小镇,人口一度超过5000人。

  根据小镇保存的档案,这里接近沙漠气候,夏天闷热,冬季温暖。

  冬季也就是7月,气温在11度到27度之间,夏天气温在26到38度之间,年均降雨量为450毫米。

  区域内有几条季节性河流,中间是纳拉金河,北部还有一条奥克弗河。

  纳拉金以北还有个小镇马布尔巴,距离海岸直线距离只有150公里。

  从纳拉金到马布尔巴,再往北一直到沃勒尔当斯港,沿线还有几块土地属于莱纳公司,总面积上万平方公里。

  这些土地可以闲置长草,也可以放牛养羊,还可以搞旅游项目。

  但华夏人有严重的土地情结,这么一大片土地放在那里,不种些什么,都觉着心疼。

  赵洪涛老爷子老索亚度假,陈立东随口说了一下,老人家就忍不住拉着周金昊等人跑来西澳踏查。

  由塔拉和一名本地人引导,周金昊等人陪着老爷子乘坐几辆越野车离开矿场,顺着铁路线旁的简易公路一直向北。

  沿线是起伏的丘陵,低矮的灌木,稀疏的荒草。

  土地隐隐呈现出红色,这样的土地放到华夏都得变成铁矿。

  一个半小时后到了纳拉金小镇。

  说是镇,只有几排屋舍。

  镇上冷冷清清,出来活动的,竟然是深色皮肤的土著。

  在小镇广场上稍事休息后,周金昊请示赵洪涛,担心他身体吃不消。

  赵洪涛虽然一路奔波,精神状态依然良好,并没有觉得疲累。

  于是众人决定去考察一下纳拉金河。

  这条河从小镇穿过,步行十几分钟后就到了河边。

  此时还属于旱季,河道干枯,但河底竟然有些湿润的样子。

  赵洪涛说:“我查过资料的,这里虽然在澳洲的北部,已经过了南回归线,但并不是绝对的干旱。”

  一边说老人家一边指着河岸边的野草一边说:“你们看,这里的植被非常茂盛,说明气候并非不适宜耕种。

  而且我们昨天看了纳拉金牧场的资料,这里年降水超过400毫米,适合大豆种植。

  估计马布尔巴更靠南,可能干旱一些,我想也不会太差。

  只要我们掌握好播种的时机,科学种植大豆和牧草,就能让这里产生更大的效益。”

  众人点了点头,中与不中,都要试试。

  于是,技术人员开始取土样、水样,采集这里的植物标本。

  回去后就要进行技术分析。

  其实赵洪涛是大豆种子专家,更擅长选种育种。

  他保留的两种正在加快繁育,替代进口的转基因种子。

  周金昊和任学强也不是农学人员,一个搞机械一个玩胶水。

  任学强的任务是改善这里的土壤结构,提高保水性,确保适合植物生长。

  周金昊的任务则是针对这里的土地状况、土地规模,研制出适合的农用机械,建设机械化农场。

  周金昊和任学强与赵老爷子不一样,他们看着这里的土地很头疼。

  因为采过黄金的缘故,河道沿线的土地坑坑洼洼。

  有些地方似乎刚刚被人翻找过,泥土伴着碎石裸露在阳光下。

  给人的感觉就是土层薄,砂石化,放牧还凑合,耕种不适合。

  不过来时陈立东有交待,这事儿赵洪涛说了算,老爷子要玩,就陪着好啦。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