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产汽车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面后,李丙生向陈立东倒了一肚子苦水。

  陈立东笑吟吟当听众,等李丙生吐槽一阵后才说:“其实解决这些问题也不难。”

  “这还不难?”李丙生看着陈立东说:“你倒说得轻松,这可关系几万员工还有十几万家属的生活,难道你有好办法?”

  陈立东开口道:“要不,您听听我的意见?”

  李丙生点点头。

  陈立东说出了他得想法:“首先就是修路,解决两地交通问题,需要一条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听说过吧,时速300多迈,从龙岛回燕京,一个小时就到......”

  “停,你说修高速铁路?”李丙生听完第一句就叫停了,“好像咱们国内还没高速铁路吧,你是说咱们从燕京修一条高速铁路到龙兴岛?”

  “你的信息有些滞后,咱国内第一条高速铁路已经开工了,先修燕京到蓟市这一段,将来修到沪市。

  你看,从龙兴岛到蓟市顶多120公里,现在咱们只要修通这120公里就能连到燕京的高铁站。

  我们做做政府和铁路部门工作,大不了赞助一笔钱。”

  李丙生摇摇头说:“哪儿那么简单?高速开通需要人流物流。

  就算三年后,我们搬过去,以龙兴岛上的人口,也不够跑高速铁路的吧。”

  陈立东咳了一声说:“李董事长,你小瞧人了吧?”

  “小瞧人?啥意思?”

  陈立东说道:“你以为龙兴岛上北钢是老大?我们才是。”

  “不是吧,”李丙生不忿地说:“你们项目方案我都认真看过。

  港口公司是咱几家合资的,就都算你的,员工顶多800人。你们东华热电厂投产后也就300人,晶圆厂一期是600人,海水淡化工厂顶多200人。

  就这么些吧,加一块......这还不到两千人。

  而我们北钢一期完工,至少需要8000人,你拿什么跟我比?”

  “哈哈,李董事长有心了,不过......”

  “不过?你还有新的项目放到岛上?”李丙生追问道:“哦,是大炼化吧,可我听说发改委那卡着没批。”

  “炼化项目以海油为主,不算我的,他们爱批不批。

  其实我想跟你说,我们正在申请一个整车制造项目。”

  “整车,东华要弄整车啦?”李丙生一听,就来了精神头。

  因为北钢去龙兴岛说是搬迁,可机器设备基本全新,新公司将产品定位为精品钢材,其中一部分就是汽车板。

  北钢的销售部门已经着手跑奔驰、宝马等大厂,争取将北钢的汽车板打进去。

  如果东华也造车,就能解决一部分产能啦。

  只听陈立东说:“您可能没注意,三年前我拿到了整车准生证,然后研制了一款纯电动乘用车。

  不搞不知道,搞一款全新的整车太难了。

  我们依托重卡改装厂,先弄了骡子车,再搞模拟样车、工程样车、工艺样车,去年才试产样车进行测试。

  幸好,我们的大股东玛丽.芭拉坚持了下来。

  现在新车型已经组卷报审,我们准备将生产厂放到龙岛这边。

  李董,您是明白人,一个汽车厂发展起来就是一座汽车城。

  这么算,我不算吹牛吧。”

  李丙生哈哈笑着说:“你厉害,就是不知道你的纯电动汽车性能怎么样。”

  陈立东说:“我是做电机起家,电控技术也敢跟国际大厂叫板。

  至于电池,东华的超级电池您听说过吧。”

  李丙生点了点头。

  “那还有啥怀疑的?有这几样,东华不做电动车,那不是傻?”

  李丙生哈哈笑着说:“还真有人这么说,敢情你早就下手啦。

  那个,小陈啊,你们做汽车,汽车板材是也是也自己做?”

  陈立东摇摇头说:“我们的钢铁厂产能有限,汽车板这一块还得交给别人。”

  李丙生笑吟吟地说:“要不我们一起做?”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