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31 骑兵作战,你占不了上风_唐末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杀向聚集于关隘附近的吐谷浑族民,意图不断的加剧乱势,也不是没有可能杀入关隘,而一举拔了魏军北境的这道屏障。

  然而由白承福亲自统领的吐谷浑青壮骑兵,也已源源不断的催马上前,要拦截住自两翼杀来契丹骑军。后面可都是自己的家人至亲,所以哪怕是以性命为代价,除非从他们的尸首上迈过去,也绝不能让这些契丹骑军越过雷池一步!

  血肉四下里飞扬,谢彦章统领麾下精锐骑军便犹如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刀,轻易的剖如契丹骑阵。保持战马快速冲锋的状态尽可能发挥出威力。即便凿入敌阵仍是马不停蹄,只顾一往无前地往前冲,再与敌骑擦身而过时马战兵刃顺手招呼过去,穿透敌方骑阵,旋即又兜马回身,来往再度冲杀过去。

  赵思温当然也很清楚骑兵作战,要发挥出最大战力,则务必要维持高速冲驰状态的道理...可是他忒过急于袭击南迁入关的吐谷浑部族,与谢彦章所部精骑交手却落了下风,还有大批吐谷浑骑兵涌杀过来,拦截去路,不少骑兵甚至不得已勒住缰绳原地缠斗。如此厮杀,战力大打折扣。

  正值焦头烂额之时,谢彦章已然又指挥大同镇骑军转向冲杀过来,纵马来回绞杀,竟已然能维持紧密的阵列,化作一把尖刀从后方突至,再撕开道口子,还要另行趟出一条血路!

  按说赵思温本来也是能在敌军中反复冲杀,纵横决荡的勇将,而且前不久覆灭渤海国的战事当中,他时常奋勇争先,也未曾贪图享乐,而沉浸于酒色之中。只是赵思温领兵作战,多是倚仗其膂力过人、骁勇悍猛的身手,耶律阿保机也十分赏识似他这等打起仗来敢打敢拼的性情...可单论调度指挥、临阵应变的能力,他与谢彦章比较可就相距甚远了......

  听闻大同军节度使谢彦章,乃是魏朝开国名将葛从周的义子,得传授兵法,尽得其妙...他尤其善于统领骑军,敦阵整旅,左旋右抽,行军交战迅逾风驰雨骤,甚至素来以骑军为傲的河东沙陀问其名也不由心生忌惮...今日一战,方知谢彦章果然名不虚传。只统领三千骑并,势头上便已能压制住我军!

  心中忿恨的念着,然而凡事总需要亲自试过才知道,现在的赵思温方才大概意识到自己急于发起攻势,也未免争功心切,而有些冒进急躁了...若只是与谢彦章统领的骑军数目进行对比,一万对三千,可对方只要兵精将勇,配合默契,那也很有可能以少胜多。

  赵思温虽然自问带兵绝非庸才,可是敌军主将谢彦章在仍能维持军阵严整的情况下,指挥调度麾下骑军整齐划一,所能发挥出的战力彼此却不在一个档次上,那么面对数倍于几的敌人,他要克敌制胜也不是什么问题。

  更何况,还有白承福统领的吐谷浑骑兵,为了保全部族也都铁了心要来拼命...这也让赵思温感到压力陡增。他挥舞着手中大刀,怒吼如雷,拼命的催马提速,他身后的骑兵也发出声嘶力竭的喊杀声,驱使战马面对狂涌而来的魏军精锐军马,直接便对冲了过去!

  身为一路兵马的主将,却也只得亲自参与厮杀了...赵思温手中大刀骤然抡起,掠过当面从来的一名魏军甲骑胸口,两马高速交错而过之际,刀锋撕裂开当胸铠甲,登时鲜血激溅,那名骑兵便向后倒栽坠马。然而此刻骑兵对冲之际,完全没有躲闪的余地,双方马术精熟的骑士奋力挥舞着兵刃,还是契丹方面落马的士兵更多。

  又厮杀一阵,赵思温已不由得喘起了粗气,他的目光凝视向骑军骑阵中那杆猎猎舞动的牙旗...本来还打算仗着个人武勇,便去直取位于敌阵中心处的谢彦章。然而依稀瞧见那大同军节度使周围,有层层叠叠的精锐骑军护卫冲驰,赵思温情知如若贸然撞阵,非但不可能伤及谢彦章,自己也很难全身而退......

  再这样下去,只怕已是撑不到援军杀至...可恨只差那一步,便能截杀住意图迁至南朝的这支吐谷浑部族,但终究还是会功亏一篑么!?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