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 公堂_炮灰前任重生后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人往衙门走去,楚瑜回头看了眼苏行清,方才还作壁上观的南崇伯这会倒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了,挤着一张笑脸奉承着他方才的举动。楚瑜没有理会,跟一旁的护卫低语两句后,转身扶起老妇人,又让人带上板车上用草席裹卷着的尸首一齐前往县衙。

  此刻的县衙内,不仅知县已候在堂下,连黎州的知府也气喘吁吁地赶来,手里翻看着从衙头手里接过的玉印。

  这印章拇指大小,白玉无瑕,串着一缕金珠红穗。知府令人取来宣纸,将玉印沾了印泥印在纸上,就见以缪篆所刻的“煊和”二字。他的手一抖,唇上的胡须颤了又颤,“这是……圣上的名讳。到底来者何人?”这是什么来头的人,竟然能持有皇帝的私玺,而京都城居然没传出半点消息?

  他又哪里能想到,现在的京都城还在因杜家破败一事议论得热火朝天。楚瑜离京低调且突然,除了有心看在眼里的人外,其余人等根本没料到,这是皇上想对远在宁淮的世家动手的意思。毕竟接近年关政事将休,就算有大事也会按照惯例压至明年处置才是。

  就是知道楚瑜之行不寻常的,也被皇帝在朝堂上几次提及的南巡糊弄了过去。说起来这也是楚瑜一手促成,皇帝本就没有要在此时对宁淮下手的打算,所以连几个亲信大臣也没得到消息。

  知府还胆战心惊地想,是不是钦差奉旨来黎州暗访考校地方官绩来了。

  他刚将宣纸收起,就听见了衙门外浩荡的脚步声。知县早已经把县衙的大门敞开,一众衙役目不斜视地列在大堂两侧。楚瑜一行人连带着看热闹的百姓一直走到了二门内才止步,正对着公堂上的“明镜高悬”。

  “老妇蔡氏,为小女儿秋燕鸣冤,求县太爷主持公道。”老妇人一到公堂就跪了下来,此时的县太爷还站在他的顶头上司知府身后,低着头冷汗津津。

  知府连声催促他开堂,自己却移步到师爷身旁,看着堂下的人群,一言不发。知县只好飘着步子坐到公案后,拿起惊堂木也不敢重拍,扯着笑温声问道,“蔡氏你有冤情,本县自然会为你做主。你可有状纸?速速呈来让本县一观。”

  “这……”老妇人一愣,他们来的匆忙,还未来得及找人写诉状。她正要求助于楚瑜,就听堂外有人高声道,“小生高禀文,愿代写诉状。”

  知县在说出“诉状”一词时就恨不得打自己两巴掌,那名老妇就是因没有诉状几次都被他打发回去,这才闹出今天这局面,他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下一听有人要代写诉状,不等老妇人答应,他就急忙令衙役将那书生带进大堂,准备好纸笔伺候。

  自称为高禀文的书生也不怯场,走进大堂后,请过老妇人在一旁口述案情,就施施然下笔写状。

  公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