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八章 原住民大会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和一百多个族的原住民开大会,最头疼的还不是他们的开会纪律,而是彼此间语言的不通。

  在台湾,所有部族加一起,至少有三十种语言,要令这些都能听懂方原想准确表达的意思,就是件很麻烦的事儿。

  但所幸这三十种语言,可以分为两大语系,分别是泰雅语系,排湾语系。同一语系下,若是说的纯正的泰雅语、排湾语,语速再慢一些的话,大部分的部族也能听懂了。至于少部分还是听不懂的,就只能单独再开小灶。

  因为语言沟通的问题,方原特地找来了五、六个精通泰雅语、排湾语的本地汉人,尼德兰人作为今次大会的翻译,站在方原的身后。

  因为这些原住民基本处于半开化的状态,太深奥,太拗口的话,方原也就不多说了,连客套的开场白也全免了,直接进入正题。

  方原选择了先发糖再提要求的策略,以免这些一根肠子的原住民一起哄全跑了。

  方原这一个月来已做了充足的功课,主要的优惠政策有三条,条条都是有针对性的。

  第一项是针对台湾中央山脉以西,以泰雅族为主的四五十个靠海吃海,靠对外贸易过日子的部族。主要措施就是免商税、提高台湾土特产硫磺、兽皮的收购价,降低卖来台湾岛各类商品的价格。之前台湾对外的贸易,基本都控制在尼德兰、西班牙人手中。

  尼德兰、西班牙在台湾贸易的目的是从台湾的贸易里获取巨额利润,所以对收购台湾的土特产是卖力的压价,而卖到台湾的日用品,是大肆的太高价钱,从中赚取大额的差价。

  方原收归台湾的目的,将台湾打造成南洋舰队的海军基地,作为出征南洋的跳板。所以商业方面的考虑倒也不是最重要的,台湾的稳定,各部社的服从,对军事基地各种劳力,资源的稳定供应,是最首先考虑的因素。他可以放弃贸易的巨额利润,全部让利给那些原住民,只要收回商品、运输成本,腾出商人必要的利润,维持海军基地的日用品用度就行。少赚钱,甚至不赚钱都无所谓。

  他这个政策一宣布,就直接将原先的买**率降低了一倍。纵然是郑氏来统治,也是要榨取台湾大量的资源,对外贸易赚取大量利润来招募、养护军队,绝不可能比方原免商税,降低物价的政策来得更优惠。

  这种做买卖的利弊,就是原始社会的人也知道,更能分得清谁是来扒皮喝血,谁是真正对他们好。

  方原抛出的第一个互萝卜,泰雅族族长雅吉听了是大声叫好,他部族随行前来的青壮杂乱的挥舞着开山刀,大声的欢呼不止。

  第二项优惠的政策,就是针对居住在屏东平原,以排湾族为主的三、四个部族。

  方原会将尼德兰,郑氏抢去的土地收归官府所有,招募原住民来种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