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三章整顿钞关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税吏从中作梗的空间。

  扬州、苏州两个钞关,方原会每个钞关加派100个锦衣卫负责监督,看守。

  方原整顿钞关船料税、货税的计划刚一出台,还没正式实施,席沈二家代表洞庭商帮就直接找上门来了。

  沈祥开门见山的说,“方总督严格执行钞关船料税、货税的税收,会加重商品在流通环节的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商户肯定会将多支付的关税转嫁到商品的物价上,造成物价上涨。”

  方原淡淡的说,“沈公子,你先说说沈家过钞关时,到底缴了多少船料税、货税吧!”

  沈祥迟疑了一下,直冲冲的说,“方总督,我就明人不说暗话,沈家的盐船过钞关,船料税是每船5两,1万两银子的盐货,只需缴纳50两银子,给钞关50两银子,便能过关。”

  方原暗中算了一下,现实的情况确实和《金瓶梅》里描述的差不了多少,《金瓶梅》果然是本揭露明朝社会百态的神书,如果不是男女那点性事的情节太多,跻身古典五大名著丝毫不为过。

  1万两银子的货物过钞关本来要缴纳300两银子,实际上能入国库的只有50两,钞关税吏贪污了50两,商人节约了200两。若要全缴,商人在运输环节的成本就要多出200两。

  方原缓缓的说,“丝绸、瓷器、木漆、酒、茶都是高附加值的商品,钞关的关税只占了三分,纵然物价上涨能涨多少?”

  席本桢耐心的劝说道,“方总督这么看问题就偏颇了,这世上的事,不是这么简单说涨三分就三分的。但凡国难当头,或是天灾人祸,不法奸商都会囤积居奇,借机大肆提高物价。方总督这么一整顿钞关,不法奸商就找到了大肆涨价的由头,大捞一笔不说,事后还可以推到方总督的横征暴敛上。”

  方原听了是暗暗点头,不得不说,席本桢确实是个混迹商场的老鸟,什么世事都看得透彻,他肯上门苦口婆心来相劝,那是真的站在方原,还有稳定苏州府物价的立场上,绝非和那些奸商同流合污。

  商人借整顿钞关的机会哄抬物价,就和东林党那帮孙子,将出现流寇,官逼民反的原因全推罪到皇帝的辽饷上一样。

  方原沉吟了一会说,“若我将苏州府的商税降低五成,三十税一改成六十税一呢?”

  席本桢、沈祥互望了一眼,若是货税税率减半,那商家的赋税就少了很多。之前通过收买税吏,1万两货物的银子缴纳100两银子的货税。如今无须通过收买税吏,也只需要交150两银子,和之前负担的成本至多增加了25%。

  更关键的是,其他不走大运河的货物也降了一半的商税,这么综合成本算下来,其实对富商来说,也相差无几。

  而方原能收到的税款,则从原来潜规则下的50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