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0章 77.隐藏在圣所门前的撒旦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浇去了一盆冷水:“神父大人的阑尾太长了.”

  伊格纳茨沿着切口向上做分离,希望将藏在盲肠内的阑尾一并提拉出来。

  可惜阑尾和盲肠贴合紧密,浆膜层死死压着阑尾。它们就像是一种共生关系,互相紧抱在一起,沿着切口方向一直向上延伸。

  如果事情出现在现代,恐怕主刀会毫不犹豫地再一次延长切口。毕竟最麻烦的阑尾都已经找到了,没可能功亏一篑地去关腹。【2】

  但在19世纪,手术进行时间越长就会遇到越多的阻力。

  自己的名声、第二天的报纸、台上观众的反应、毫无模板的手术过程都会给主刀们带来无尽的压力。在那个放弃不算医疗事故的年代,关腹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至少能让人放下重担,得以喘息。

  毕竟想要继续手术不是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而是需要扩大切口,继续游离盲肠甚至向上到升结肠的位置。

  手术剧场内的蜡台吊灯和手提油灯将手术区域照得灯火通明,但在切口内部,神父的右上腹,却是一片黑暗。没有稳定的麻醉,没有急救措施,没有卡维的上帝视角,继续扩大切口,风险就会成指数级增加。

  “老师,现在的切口有12cm,已经是极限了,恐怕全奥地利也找不出几例如此大切口的腹腔手术。”赫曼冷不丁提了一句,“如果再延长切口,那就是17cm了。”

  “17cm”

  就算已经经历过数千台手术的卡维,也知道手术的凶险,但他考虑的还要更全面一些。

  乙醚麻醉虽然听上去简单,闻一闻就能昏昏入睡,但其实对麻醉剂量的把握却是个相当复杂的技术活。一旦剂量超过阈值,乙醚就会抑制呼吸中枢,打掉病人的自主呼吸,最后憋死在手术台上。

  所以19世纪的手术时间都很短,很多病人经受不住第二次麻醉。

  术前准备期,卡维就知道了神父对乙醚的反应很剧烈,刚用完就出现了干呕、呛咳和流涎等数种不良反应。再次麻醉失败的可能性很高,这种情况下继续手术确实有相当大的风险,他也随时做好了放弃的准备。

  因为卡维没自信再次说服伊格纳茨,在那么多粉丝眼前和自己的“老师”闹翻也是一件很不明智的选择。

  然而伊格纳茨却顶住了压力,及时做出决定:“继续向上延长切口,给我手术刀!”

  这是个颇为大胆的决定,让卡维吃了一惊:“老师,再往上就是肝区了。”

  “我知道。”

  伊格纳茨的手术刀没有犹豫,又向上小心切开了皮肤肌肉,再次暴露出了一大段肠管:“手术相当艰难,我们已经抵达了升结肠部,在这里依然没有看到阑尾的尾部。整根阑尾在这里钻出了盲肠浆膜层,彻底进入肝区腹膜后”

  谁都能听出他的无奈。

  腹腔是手术的禁区,而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