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63章 259.意大利战场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海战一样,即使捕捉到了这条可能左右整个普奥战场的消息,意大利也没有及时把它送出去。

  他们的指挥部没有像普奥意之间的战局那样,发生什么变化,在其他人眼里,他们依然稀烂无比。延迟消息发出百害无一利,这么做除了让人们晚两天看到意军的无能之外,也就只剩下意军指挥部自尊心作祟后的最后一丝倔强了。

  10月7日当天就该发出的消息被拖延了两天后才出现在电报站。那时的拉明吃了第一场败仗,而马克西米利安所部的南线回防部队却已经接近了奥意边境。

  等到电报辗转多地进入老毛奇视线的时候,已经是10月12日了。

  也正是这个时间点,普鲁士第一集团军正式向拉明发动全面攻击。老毛奇纵观全局,发现这支北上回撤的部队很有可能因为西线的失利在半路变道西进。

  在战力略微向普鲁士方倾斜的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支几万人的部队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他迅速对原定进攻方案进行了修改,给第一集团军指挥官卡尔亲王写了那封亲笔信。要么快速拿下第六军和基斯钦,要么就回撤到加布伦茨观望奥地利军队的动向。

  卡尔亲王指挥能力不算太强,但魄力非凡。

  眼看着自己没办法啃下第六军,直接放弃烤了三天的肥肉不吃,硬是在参谋长的劝说下,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但就算撤军再快,也没法弥补意大利人在发送消息上贻误的时间。本该坐拥电报传令速度优势的普鲁士,反倒因为意大利的诡异操作变得非常被动。

  早在三天前的夜里,拉明就得到了援军的消息【1】。

  这只是传来的消息,并不是命令,支撑着他打玩这三天硬仗的是本人对局势的判断。

  与普鲁士指挥权的高度集中不同,奥地利的指挥权并非全掌握在布莱希特大公的手里。弗朗茨有着更改军令的权力,同时南线的马克西米利安也有一定的自主权。

  而马克西米利安也将权力进一步下放。

  他给这支回撤部队的命令不是“回到维也纳,听候指挥部的调遣”,而是类似于查漏补缺一般去应对战场上的变化。

  所以这支部队在通过了奥意边境线后,就派出了大量侦察兵。在得知西线战事吃紧,北线仍然安全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地在奥地利南境土地上留下了一条让人匪夷所思的行进路线。

  拉明的举动回应了这支部队,虽然第六军损失惨重,4万人的部队接连失败后只剩下了不足1万人,但却成功阻挡住了普鲁士的攻势。

  这么一折腾,第一集团军在15日当晚就开始陆续撤军,给了第六军喘息的机会。

  休整了一晚后,第六军也开始着手撤军。

  而所谓的援军因为路上两天的雨水天气,直到第二天下午才进了第六军的临时军营。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