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章 178.千疮百孔的军医处_十九世纪就医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比在社会上行医,服务军队虽然增加了战时的危险性,却也能拿到极为稳定的收入。当然前提是,奥地利帝国的经济足够支撑这种开销

  普通内科医生在军队内服役每日可以领取10-15克朗的薪水,而外科医生则在5-10克朗之间。如果是普通助手的话,这个收入会跌到只有1/3,但比起在普通医院工作,这份钱来得非常稳定。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军医处服役的医生会得到极大的晋升。

  之前法奥战争时期就有一位年轻外科医生经历了从助手到主刀的跃迁,头顶上的军衔也从原先的中士直接攀升到了上尉,用时仅仅8个月。【1】

  而在战争结束的论功行赏中,他又连升两级,最终拿到了中校头衔。

  那人正是现今外科总医师尹格纳茨。

  升迁过程中肯定有当初总医生瓦特曼的扶持,还有头上男爵爵位的加成,更离不开尹格纳茨本人精湛的外科技术,但这也能同样反应出军医在军队中的升迁有多么容易。

  但换个角度思考,之所以福利如此之高,无非就是因为军医缺人罢了。

  招募消息在三月底就发出去了,现在已经到了五月中上旬,整整一个半月,愿意加入军医队伍的人依然有限。

  这种有限并非体现在数字上而是质量,因为艾丁森收到的报名人数并不算少,可真正能符合要求并且第一时间就能投入战时医院完成相应工作的人却少得可怜。

  “我看过当时医学委员会的一些旧文件,里面还能看到瓦特曼院长的吐槽。”【2】

  卡维带着莫拉索在医院小花园里闲聊起来:“内科就不用我赘述了,各个都是精英,人数还不到外科的1/5,绝对是不够的。我这里只提我涉及的外科,从职位上有病房助手、手术助手还有主刀医师三类,知道各自比例么?”

  莫拉索摇摇头。

  “一台手术基本是1位主刀1-3名助手,再加病房里的2-3名助手。而在艾丁森医生的名单上,这个比例是1:10:35。”卡维说道,“别这么惊讶,是他自己写的数据,我只是不小心看到一眼罢了。”

  “主刀那么少?”莫拉索即使没学过医,也好歹躺在床上被医生切过身体,很明白外科的主心骨在谁的身上。

  “单看人数,确实挺多的,但要是看看主刀,其实情况并不比内科乐观。”

  卡维算了算时间:“招募早过了一开始的黄金期,接下去即使还有1-2个月的时间,也不可能招到同等数量的主刀医生。最可悲的是,就算真招到了等量的主刀医生,这个缺口依然巨大。”

  “所以.”

  “所以你这个总督察得提醒他,现在不是纠结药物渠道的时候,而是得尽快补齐医生缺口。”

  卡维确实想敲打一下艾丁森,但更多的目的还是希望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