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五章 《十二公民》上映_神级导演从毒舌影评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完之后,依然意犹未尽,对十二个人中的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当然啦,也有看过话剧的小伙伴,表示最后那个丢了证件,解释八号是检察官的身份有些刻意且多余,不过他们不怪夏恪,应该是跟电影厂合作才加上的。

  一般情况下,这种事不用回应的,但夏恪显然不是一般情况,他在配合宣传采访时,直接说了这个问题:

  【最后那段原本我写的剧本里就有,人艺觉得在话剧舞台多余就没有添加,实际上我觉得是有添加的必要性的。

  因为我们这里没有陪审员制度,一般人谁会去计较一个模拟法庭的结果呢?所以他必须有一个在这个问题上很认真,甚至苛刻的身份,所以做了这样的设计!】

  “夏恪你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真的实诚,这种事我们背锅就背了呗!”王兴看到采访后,乐乐呵呵的打趣道。

  他们虽然不介意背锅,但是有人愿意主动帮他们把锅拿走,还是很开心的。

  夏恪倒是颇为严肃:“我真不认为,什么都让制作方背锅是件好事,只会让那些不努力钻研业务能力的艺人粉丝,多一个维护他们的口号!”

  这里就不得不说,前两天口碑彻底崩坏的电竞剧,粉丝们无脑洗白后,夏恪发的一篇影评了:

  【这年头,一旦有了烂片,且粉丝无法洗的那种,就开始甩锅,包括但不限于:

  制作方不行、导演不行、编剧不行、剧本不行、这个角色的人设不行、艺人公司挑戏的眼光不行。

  合着啥都不行,就他们idol行呗

  我承认,烂片是多个因素导致的,他在评价烂片时,不会摘掉任何一个因素,也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因素。

  天天跟那“抛开XX不谈,XX就没有一点问题吗?”有什么用,都是垃圾,我现实垃圾分类就算了,网上评论垃圾,还要分你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啊?

  这样的洗白言论,能让你家idol进步吗?能让他发现自己的不足吗?

  剧本是他选的,你们说公司挑戏的眼光不行。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找你家idol合作的戏,压根就没有好戏呢?

  为什么没有好戏呢?因为就他那个演技,也只有割他饭圈韭菜的制片方会找!】

  言辞犀利,有理有据,让人信服,影迷们纷纷表示:难怪能写出光靠说话就吸引人的剧本,这影评,光靠文字,就看得我直呼过瘾!

  说回电影,票房有点超过了夏恪的想象,首日就斩获了两百多万,达到了前世三周的五分之一,这还是在排片率不高的情况下。

  和电影厂合作,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担心没有发行,哪怕排片率少,也总是有的。

  这部影片,夏恪本身对其的票房上限就不高,与其让王兴动用人脉增大排片,导致很多厅空座,不如像现在这样,慢慢靠着口碑扩大。

  此时的排片量就比刚上映的时候还要高,且依然坐的满满当当,每日票房不减反增,两周时,票房突破了五千万,破亿不可能,但最后下线时到七八千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跟动辄破十亿二十亿的商业片不能比,但在偏文艺片的这个范围里,已经是叫好又叫座的成绩了。

  票房比前世的电影更加成功,超出了夏恪的预期,他自己做起了市场分析,觉得能成功有很多原因。

  电影票比前世上映时更贵、在播出前就有话剧和点映的口碑、他老夏目前也颇有话题度等等。

  要说最重要的,其一是前世这部影片公映时,碰上了《复联2》,那自然是没得比,而四月份这个普通的档期和《公民》同期影片,没有特别能打的。

  其二则是这个世界,没有《十二怒汉》的珠玉在前,所以《十二公民》少了很多被比较而得来的差评,口碑要更出色一些。

  改编再好,那毕竟只是改编嘛,总是会被拿来做比较的!

  一通分析下来,让夏恪也成长了,以后不能单用前世的票房来作为票房预期,那样太片面了,背景不同,票房显然也会发生变化!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