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十三章 裁心延算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你的居处,只要你喜欢,又何必管我在或不在?”

  董皇后面色一僵,努力缓了缓面部的表情,有些僵硬的笑道:“陛下这是什么话,臣妾是陛下的妻,岂敢有所擅专。”她佯作收回摆灯的手,似若无意的往旁边挥了挥衣袖,侍候的长御立时会意,带着一众人等悄无声息的退出了椒房。

  皇帝暂不理她,只是又喝了一口茶,方才将茶碗放在桌案上,笑着看向对方:“是么?倘或长公主当日不拦着,你准备怎么做?”

  “陛下!”董皇后知道这事是不能避免的,她虽早有准备,但事到临头仍是心里着慌,她立即离席拜倒:“当日雍凉反叛,祸延关中,朝廷诸公各言其事,无为首之人。臣妾不愿见陛下苦心经营,毁于一旦,这才想冒死出面,稳定人心,绝无一丝擅专之念!”

  “你看看,刚了是我的皇后,是我的妻,话才几句就跪伏做什么?”皇帝微微躬身,伸出右手捉住董皇后的胳膊:“坐下话,我问的是你准备怎么做,不是你为何这么做。”

  董皇后这才惶恐的坐回席榻上,她从皇帝平静的目光中读出了一丝安定,缓了几口气后,她这才有些怯怯的道:“记得陛下东征前曾有嘱咐,命臣妾看顾好宫中,臣妾念着朝廷征讨不易,关中决不能乱……”

  她听见皇帝‘嗯’了一声,遂直言道:“臣妾想着,一是要在朝中择出主事之人,再是拣选大将防御羌患。最后将此间景况一一详述、告罪于陛下,待旬月以后行在来诏,若另有任命,皆遵照施行……臣妾,便只想着安定人心,此后一事也不敢过问。”

  “这些都是你的主意?”皇帝听了之后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他一只手臂撑在桌案上,身子微倾,给了董皇后不少的压力。

  董皇后迟疑了一瞬,点头答道:“唯、唯。”

  “诶。”得到这个意料之中的答案后,皇帝忽然叹了口气,他立即离开了桌案,身子往后依靠在玉质凭几上。皇帝用手按了按眼角的穴位,微阖着眼睑,轻声道:“你性子虽然要强,但从来都知道分寸,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用,你也都清楚。这些年在椒房,你也着实让我省心不少,只是这等荒唐之举……未必是你的主意吧?”

  被皇帝一语破后,董皇后垂首不语,皇帝的话让她心里既感到熨帖、又让她十分难受。她其实并不想插手前朝的事务,她一入宫就是皇后,只要生下嫡长的太子,只要不威胁她的地位,她可以一直容忍、大度。

  可她并不只是一个人,在她的身后还有一个志大才疏的父亲,还有一个遭受劫难、亟待兴复的家族。

  董皇后喜欢皇帝,但她有时又不得不去听来自董承的要求,夹在当中的为难,又有谁替她着想过?

  好在皇帝是在其中看明白了的,这不禁让董皇后大感欣慰。

  “你家阿翁啊……”皇帝也不知该如何去,他有时候发现自己对董承好像只一味的驱使、任用,却没有告诉他该往哪个方向去做其实君臣默契、会意于心,本不该直言相告的。

  奈何董承好高骛远、又受不得身边人的鼓吹,这才让皇帝用着越来越不顺手、不顺心。眼下合适的替代人选尚未成长,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皇帝也不得不收起了那份狠厉的心思,打算再将就着用,只不过这一次,为了防止董承脱离控制,皇帝选择换一种方式。

  “办事的魄力是有的,可明辨是非、吉凶的能力,比旁人要差得远了。”皇帝接着评价道。

  董皇后心里其实大松了一口气,却仿佛很为难的道:“阿翁性急,臣妾也屡次劝过,可却不知该怎么。”

  “以后会有的。”皇帝这时站起了身,舒展着双臂:“安寝吧。”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