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一章 登进异途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鲜于辅、鲜于银等故吏也接连起兵,就连受袁绍所邀南下的乌丸等部族在得知袁绍大败的情况后,也开始大量逃回漠北,少数舍不得汉地风物的胡兵则选择留了下来,主动为刘虞前驱。这样一来,留守幽州的袁熙与阎柔的处境就很困难了,他们外无援兵,内有叛乱,自顾不暇,袁绍想让幽州出力相助的期望也随之破灭了。

  “刘公麾下已聚齐汉、胡兵马数万,立志为陛下克复幽州,斩袁绍一臂。近观其军容气势,甚有强兵之貌。”荀攸出声言道:“有刘公征幽州,曹操伐青州,袁绍南北之势消,最后坐困孤城,必将为我军所擒。至于邺城,不单要对张辽多加催促,更要以攻心为上,城中沮授早有附我之心,旦闻战报,夕可反正。”

  贾诩眉头微微耸动,轻轻颔首,似作不经意的提起道:“说起沮授,臣倒是想起了荀谌,他那天投奔反正,一直想请命自效。可其人说是内应,但功劳不显、名声亦不便外扬。陛下近来不是在思虑该将其部署何处么?眼下正好是一个契机。”

  “让其入邺城说降袁尚?”皇帝一点就通,立即反应道。

  荀攸面色一沉,没有搭话,也没有提出异议。

  “当年他能游说韩馥相让冀州,如何不能再游说一次?”皇帝似乎很喜欢这样‘有始有终’的情节,他转身揶揄的看向荀攸,不容分说:“冀州经他之口让于袁绍,如今又经他之口还于朝廷,可是妙极。荀君也不用多虑,邺城孤悬,未必知道当日大战情形,荀友若仍以袁绍幕僚的身份夜缒入城,不用劝降,只需陈述处境,使其军心扰乱,便是大功一件。”

  荀攸似乎也只是犹豫了片刻,便很从容的答应了下来,他相信荀谌的才干,也是相信沮授最后会保全荀谌的安危:“臣代其谢陛下厚爱。”

  皇帝摆了摆手,在雪地里徘徊踱步,想了想说道:“快要正旦了,淮南的封赏正好在这个时候批下去,激励南北军心,提振一下士气。”

  关于徐晃等人的封赏是荀攸等人早已商量好的,徐晃被拜为平南将军、扬州刺史,封阳陵亭侯,更被赐持节统率东南诸军,权势更上一层。而甘宁则被拜为平越中郎将,治水军于历阳,其余将校如张绣、许定等人都皆有封赏不等。只是黄祖、蔡瑁等外将的去处皇帝还没有开始议,所以虽然封赏已定,但仍未写就诏书。

  荀攸默默将此记在心里,他如今是唯一一个待在皇帝身边的‘尚书事’,许多诏书都需要他的附署,权力不可谓不大,但仍需事事请示:“淮南近期无事,孙策、黄祖诸军云集该处,既费粮草、又无效用。倘或裁撤屯军不得,或放归原籍、抑是调至河北听用?还请陛下睿鉴。”

  皇帝哪里会放着这些部队闲置生事、甚至轻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