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七章 瞻前顾后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明公,甄氏不同于其他,其联姻旧吏遍布河北。甄俨为人虽迂,但勤恳好学、从无过失,今不教而诛,冀州豪强必会人人不安,如此明公又谈何安定人心?”

  “依你所言,我不仅不可迁怒,还得温言抚慰他了?”袁绍紧皱眉头,眉宇间的怒气却消了。

  陈逸谨慎的斟酌道:“明公如今声威震于河北,宵小隐匿,群贤俯首。甄氏虽盛,仅囿于河北一地,如何比得过汝南袁氏?又如何敢冒犯明公?依在下之见,彼等若非不智,便是在求亲一事上,有别的想法。”

  “什么想法?”袁绍一愣,脱口道:“他们莫非是不中意显奕?”

  陈逸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抬头与袁绍相视。

  袁绍似乎被人窥破心意,忽然不说话了。

  其实他选中甄氏做联姻对象,不单是为了怀柔,更是看重了中山甄氏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甄氏女之于袁氏的重要性,正如当年郭圣通之于光武皇帝。只要将甄氏为代表的一众冀州豪强与自己绑在一起,袁绍就再不用担心自己在冀州的权势,然而在算计之外,鉴于故事,袁绍还多留了一份心眼,他求取甄氏女,既不是为宗法上的长子袁谭、也不是为自己最偏爱的幼子袁尚,偏偏是为了一个夹在中间,位置尴尬的次子袁熙。

  袁熙性子温吞,从小不受看重,袁绍将甄氏女许给他,既能避免以后尾大不掉,受人掣肘,又能最大程度的榨干甄氏的利用价值。

  只是这个心思并不难看出来,陈逸在心中忽的叹了口气,说道:“还请明公睿鉴,非常之时,当要更有决断。”

  岂料袁绍只是冷哼了一声,道:“待价而沽。”不待陈逸反应,他接着便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决定道:“我听说甄逸留下三子五女,长子甄豫早夭,次子甄俨持家,三子甄尧尚在家中侍候母亲。想甄氏久负清誉,甄尧亲仁爱学,堪为佳彦,我既为冀州牧,有拔举俊才,倡导风尚之责。今举其为孝廉,待来年另有表荐。”

  “这……”虽然举荐甄尧为孝廉,也算是袁绍笼络甄氏的一个法子,但与联姻比起来却大有不如。陈逸知道如今袁谭早已有了家世,袁尚还小,又是袁绍的心头肉,自然要愈加用心些。只是为何偏要在这个关键的事情上因小儿私事犹豫不决?

  陈逸如今是一心为袁绍打算的,他正要开口说服袁绍改变主意,却见袁绍已霍然站起,长袖一挥,断然说道:“显甫年纪尚小,其二兄又未结亲,世上岂有兄未娶,而弟先迎的道理?听说甄氏女儿也都还小,暂时先订下亲来,以后再说不迟。”

  只要订下了亲,那也算是在甄氏与袁氏之间建立了联系,以袁绍纠结犹豫的个性,这无疑是最大的折中退步了。

  陈逸默然一叹,也不再说什么,心中只突然想着,眼下尚且艰难,他们还会有以后么?

  袁绍这时已不管其他,冲着隔壁院墙,伸手指了一指,道:“这些天他们怎么说?”

  这是要问他当下最紧要的事了。

  陈逸不敢怠慢,连忙躬身说道:“平原王除了刚来时有所惶恐以外,如今早已安分,每日也只是与美婢饮酒作乐,不闻外事。他这边倒好说,只是在他上面的那位马贵人,却不好说话。”

  “哦?她难道还有什么想法?”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