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九章 别有旁愿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尤其是孝灵皇帝驾崩后,海内沸腾。他便立时燃起了在乱世之中博取功名、光大家族门楣的想法,这个想法像野草一样在心中肆意生长。很快,他就将目光放在了身子虽弱,但同样有颗不安分的心的刘熙身上。

  光武血脉,天潢贵胄,数代琅邪王在琅邪国内养就的清名,第一代琅邪孝王刘京更是有着贤王美称,声名次于东平王刘苍。有着种种优势、天赋的刘熙,在萧建看来,自己何不能效仿先祖萧何辅佐高皇帝的事迹,再开一代太平?

  于是两人便绸缪良久,蓄谋着等继承王位之后,借着天下崩坏,许多礼制都遭废弛、州官无以管束的情况下,尝试结交臧霸这样掌握兵权的人物。可谁知琅邪顺王死后,朝廷对此近半年不闻不问,让他们心慌了好一阵,毕竟一个王太子的身份根本没有封王的身份好用。

  好在天使来了,与刘熙情同父子的刘邈也来了,不仅成功册立继位,而且还出于照顾的心思,无意之中为刘熙解决了拉拢臧霸的难题。

  萧建此时向刘熙建议的是,让刘熙借助刘邈的身份与关系,在朝中为他多谋些便利,最好是能说服他一同谋事。可惜见今日这般模样,刘熙再迟钝也明白刘邈对朝廷的一片坚贞,根本不是他一个晚辈就能说服的。

  “不会了。”刘熙遗憾的摇了摇头,“王叔与先王一样,皆是忠心汉室之辈。初平元年的时候,朝廷迁都长安,先王便是第一个入朝贡献的封王,王叔这个阳都侯的爵位,还是那时候册封的呢。这些年来,饶是先王病重,也日夜不忘国家安危,去年听说董卓就戮,先王喜不自胜,不顾病体写就章表,请王叔再度入朝。可见彼等至忠至诚,我等……还是罢了。”

  “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心地。”萧建甚为理解,既是宽慰、又是勉励的说道:“就连长沙定王,当时也绝不曾料到自己的后人会出一个光武皇帝。”

  听到这里,刘熙心里的那一丝惭疚这才宽解不少,紧握着的拳头也悄然松开了。

  萧建继而说道:“国相打算荐举我为孝廉,若是运筹得当,我应是能留在莒县。”

  “何不留在开阳?”刘熙思忖了一会,缓缓说道:“不若寡人明日与王叔说一声,请他在国相阴公荐举你为孝廉之后,再为你打点一二,拜萧君你为开阳令?如今国相身边无人相佐,急需贤才治理琅邪。你又与其交好,若是从旁陈说利弊,他少不得也要留你。”

  萧建点头道:“国相无兵无人,若是不做些什么,恐有为臧霸逼凌之危。”

  “臧霸此人,你觉得如何?”刘熙忽然问道。

  “有勇有谋,又颇重气节,殿下足以倚重笼络。”这是萧建这些天以来,在暗中对臧霸的观察。

  刘熙点点头,复又问道:“那昌等人呢?”

  萧建面色一改,大为郑重的说道:“此辈票掠宫室,目无尊卑,殿下要小心为是。”

  “寡人有萧叔直,何愁大事不成?”刘熙这才绽开笑颜,一副壮志凌云的模样。

  萧建也谦逊的说道:“殿下不弃薄才,这才是在下之幸。”

  于是,两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帷幕重重的殿中徜徉了天下局势,又说了些青徐之间在未来将有的变化,只觉得彼此意见相得,成事不远。

  可他们却不知道,乱世之中从不缺的就是野心家,任谁都知道乱世到来,任谁都想在乱世中建立功业,可最后有多少人是妄自菲薄、有多少人妄自尊大、又有多少人是笑到最后呢?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