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七章 暖殿温室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补救,朝廷派槛车一个个把他们收入长安治罪,他们会束手就缚么?若不听命,朝廷颜面何存?”皇帝只穿了件薄薄的绛衣常服,在暖和的温室里就像一团明亮的火焰,只是他的语调却清冷至极:“事到如今还在想当然!”

  温室殿内,炭火烧的正旺,列座在下的司徒马日磾、司空黄琬、侍中杨琦等人无不战兢,他们像是被室内的温度压的喘不过气,一个个嗫嚅着嘴,说不上话来。

  虽然皇帝一直有意定下论调,不能将关东诸侯示以普通臣子看待,可朝廷私底下依然有臣子抱着幻想。比如赵岐,不仅想着要天下诸侯重新奉职朝廷,更是借着这次出使的机会,受邀跑到南阳见袁术。

  袁术顾忌着赵岐在天下人心中的名望,不敢乱来,整日里与他虚与委蛇,做出一副忠贞之士的模样。在袁术的解释中,当初正是因为朝廷播越、天子蒙尘,所以他才会擅自开府封拜,支持孙坚拥兵西进。如今关中安稳,奸臣已除,他也该上表请罪。

  这副惺惺作态正好得到了赵岐的欢心与谅解,赵岐不仅以私人的身份表示了谅解,还亲自代为上疏,替袁术向皇帝辩解,并请皇帝不咎其过。

  虽然赵岐还以其节,在豫州、南阳等地征辟了大量有名的士人、虽然这符合皇帝暂且安抚关东,以图休养自身的本意,但赵岐就因几句话被人哄弄得团团转,实在是让皇帝恼火。

  皇帝难道还不清楚袁术是什么货色?要不是因为赵岐名气大、另一拨天使又在对头袁绍哪里出了事,袁术为了借此跟袁绍对比出自己忠贞的形象,哪里会舍得放赵岐安然返回雒阳。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原因,赵岐早就成为历史上因失节而屈辱致死的马日磾了。

  可赵岐偏偏浑然不觉,反倒在得知了袁绍的表现之后,愈加对袁术抱有好感,这种好感影响到了他的立场,甚至表现在刚才的奏疏里。赵岐不由与袁术保持了同样的诉求:要严惩袁绍。

  “臧洪、曹操、刘备、单经等人聚兵清河、平原一带,眼下都在勒兵对峙;就连袁绍与公孙瓒也都是嘴上吵骂,其实全在观望,就等着朝廷表态。”皇帝目光扫视众人,缓缓说道:“诸公可有方略进陈?若是只有发槛车征其入朝这类的话,那就不必说了。”

  杨琦从未说过发槛车这等话语,皇帝颠弄是非,拿这个名头先压住了他,显然是不想让他发话。

  司空黄琬看了眼不欲为此解释的杨琦,还有老神在在的尚书仆射杨瓒,又看了眼司徒马日磾与尚书令士孙瑞。心里大致有了一个想法,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素来有姻亲之好,在这件事上无论是出于立场还是别的,他们不表态才是最好的。

  这时董承便表情严肃,先是重重的伏身稽首,然后仰起脸说道:“无论意图劫持使臣的寇贼究竟是出于谁的指使、即便是他们自发而为,此事既然发生在冀州,身为冀州牧,袁绍难辞其咎。”

  皇帝不置可否道:“嗯,然后呢?”

  在这些天的低调与反省过后,经过皇帝敲打的董承显然是涨了教训,他再次恭敬的稽首,声音铿锵,突兀说道:“臣以为当诏令袁绍速速发兵剿除寇贼,缉拿头目。若是袁绍办事不力,那就由朝廷选派将领出兵赴冀,相机行事!”

  书中的月份都是比照农历,所以十月就相当于是现在的十一二月,而且当时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冬天冷得快,温度也比现在要低,所以十月出现冰雪天气很正常。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