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丨仕宦郎署_三国之献帝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投名状’。

  杨氏也不例外。

  在奉诏以后,杨众稍作思量,便选择毫不犹豫的执行下去,但是光禄勋杨彪却及时拦住了他。

  “做事要多思量。”面对自家从弟,杨彪谆谆道:“这回清查,你应当高举轻放,稍作姿态即可。最多排除数名不堪的郎官,切莫将事情闹大。”

  杨众奇道:“这是何一说?”

  说完,杨众便反应过来,对方可是光禄勋,名义上是五官、左、右中郎将以及三署郎的长官。如果自己将清查范围弄大,导致大批人因此罢官,杨彪作为光禄勋会有失颜面。

  “你大可放心。”杨众宽慰道:“你才任光禄勋多久?此事与你毫不相干,不会有人说你失职。”

  杨彪苦笑不已,道:“我可不是为此忧心,我且问你,一旦有郎官德不配位者,你该如何?”

  “陛下诏旨说的明白,无论是谁,一概罢官处置,这放在以往也是如此。”杨众理所当然的答道。

  “那、”杨彪接着问道:“这些人学识不精、德行不足,又是谁举荐他们为郎官的呢?若是陛下有意追究,那举荐之人是否也要一并惩处?”

  这话让杨众顿时冷汗直流,本以为只是例行考察郎官、顺带打击异己的小事,没想到可能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

  如果皇帝有意追根究底,那么不仅是这些不合格的郎官,连带着那些举荐者、甚至是他们背后的家族、彼此结成的圈子都要遭受毁灭性打击。

  皇帝兵权在手,威权无两,旁人自然不敢、也不会直接去怪皇帝,要怪就只会去怪这件事的执行者杨众,甚至是他背后弘农杨氏都要为此躺枪!

  这个时候哪怕弘农杨氏选择了忠于皇帝、哪怕弘农杨氏有意打压袁氏一系士族势力,他们也不会乐意被皇帝当刀使,并因此而得罪大批士族,甚至背叛自己的阶级。

  本来还想在此事上积极表现以获得皇帝认可的杨众,如今存了消极的念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我明白了,这次清查,当务求宽大。陛下若有意追究举荐之人,我等当力谏劝阻,绝不可让事情牵连过深。”

  “陛下威权日隆,定策之前,尚许旁人畅其所言、提出反对,但只要事情定下来了,便决不允许旁人再做饶舌。”杨彪这段时间摸清楚了皇帝的行事风格,有意强调道:“是故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轻易谏阻。”

  这么一说,杨众深以为然,思虑片刻,终于想出一个稳妥的法子:“不如这样,此次清查,以学识为主。须知品性不能以题策考试优劣,如何察之?是故所有郎官,一旦入选郎署,皆可视为德行称位,不需考察。”

  学识会因个人的勤奋与否而有进退,这可以通过考试检验出来,并且可以将被清查的郎官怪罪为其自身在入职后放弃学问,而不是在入职之初

  请收藏:https://m.nepav.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